柳冰电话里答应陶敏后,隔天就来“华强北”找陶敏,还带了九江特产“桂花酥”和“庐山云雾茶”,陶敏觉得柳冰绝对的场面人,不好推辞也就收下了,毕竟是一片心意,顺势也介绍了客家小姑娘“小邓”,陶敏说可以和小邓熟悉一下“手机业务”,其他的事情去到社区办公室再说。柳冰很快就和小邓熟络起来,陶敏想着中午带她们出去吃饭,陶勇打电话来说,家里母亲生病了,自己走不开,问陶敏能不能安排一下,回老家看看母亲。
陶敏很淡定的说“好”,因为她知道母亲重男轻女,有什么事都是打给哥哥陶勇,不过也没有到很偏心的程度。想着老人生病是要回去看看也没多想!挂了陶勇电话,就近和柳冰还有小邓一起吃个午饭,下午带柳冰过去社区办公室那边。过去前给小平打了个电话,说有私事和他商量一下,看他晚上有没有时间见面?小平答应他调个班,晚上见面聊。
来到社区办公室纪楠和夏妍妍,还有小周都在,主要还是介绍小周和柳冰认识一下,柳冰早有心理准备,当着小周的面准备了“投名状”,从包里拿出个精致的笔记本,上面记录了她做“声讯电话”业务半年多积累的“潜在客户”,和陶敏说愿意和小周一起打一遍电话给这些客户,几百个客户做个筛选,两个人能轻松一点,陶敏见柳冰向小周示好,还主动拿出自己的“潜在客户”资源,就说柳冰有经验可以带带小周,纪楠在旁边也说,他和夏妍妍也要学习一下,希望柳冰不吝赐教。柳冰也没有推脱,大家一起探讨,有些客户就在福田街道,没准你都熟悉了解呢!纪楠说好,那就先从在本社区的客户先电话沟通,找个社区关怀的由头,打电话也不至于太唐突。
陶敏对纪楠的能力还是心里有底的,有他在可以帮柳冰很大的忙,更是为业务拓展帮忙,小周也表示虚心学习,夏妍妍也附和着说,自己也可以积累新闻素材。柳冰简单的分享了一下自己做“声讯电话”的心得,当初是为了赚通话时长的提成,就一个“宗旨”,尽量不让对方挂电话,可以无所不聊,给对方提供足够的“情绪价值”。话说回来没有专业的知识,还是不能解决客户的“心理”和“情感”问题。所以加入“大家”想和张潇月专业的老师学习,拓展下知识面,也想谋求个稳定的工作。在鹏城处处都有机会,但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
陶敏接着柳冰的话,提了一下小L的问题,在张潇月的前期接触来看,需要解决的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困扰小L的问题大家也分析过,下一步看柳冰还有没有自己的建议(前两次碰面沟通,没有柳冰参与),毕竟她和小L接触的最多,时间也最长,大家可以综合一下意见和建议,推进一下。毕竟柳冰又带来了“潜在客户”,现在团队人也多了,大家可以做下分工,各自负责好自己的业务板块。小周可以边做边向柳冰学习,柳冰配合小周打电话做筛选,手机业务柳冰也可以向小周请教。纪楠有空的时候可以为在本社区的“潜在客户”提供信息支持。
在没有其他人在的情况下,陶敏一个人就安排了小周和柳冰的工作,纪楠协助配合,剩下的还要看实际工作中的业务反馈,还有大家的信息反馈,一周至少碰一次面好像不太能满足当前的业务需要。前期大家帮忙,走上正轨还是需要核心的几个人(陶敏,小平,郝伟)自己来做业务,小平和郝伟还有自己的工作,张潇月毕竟还有其他的业务,柳冰和小周还不能独挡一面,团队还需要尽快成长。陶敏觉得还是要深入的和小平谈谈,公私分明的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