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这一辈子,说长也长,说短也短。就像一场漫长的旅程,有时候走着走着,就迷失了方向。可在这人生的十字路口,最关键的节点其实没几个。
如果我们在踌躇不前的时候,能有贵人的指点,就能避开很多弯路,帮我们节约宝贵的能量。就像那句老话说的:“贵人相助,一步登天。”有时候,一个关键的提携,就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这年头,寒门难出贵子,鲤鱼难跳龙门。那些出身平凡的人,他们的基本条件并不差,唯一缺少的,可能就是贵人的提携。
侯卫东的仕途起起伏伏,最后越走越顺。在我看来,他成功的路上,一样离不开贵人的帮助。茫茫人海中,他是如何结交这些贵人的?为什么这些贵人在关键时刻愿意拉他一把呢?
说到底,其实很简单,就两个字:价值。
01
秦大江:跳票帮侯卫东当上副镇长
当初,侯卫东被一把手赵永胜打压,直接被扔到了青林山上数星星。要是没有村支书秦大江帮忙操办跳票这件事,侯卫东估计还得在山上跟星星月亮作伴呢。
这几年,青林镇来了好几位大学生,为啥秦大江唯独愿意帮侯卫东,给他仕途助一臂之力呢?说到底,还不是因为侯卫东之前帮了他太多忙,欠下的人情太多了!
先说修路的事。青林山要修公路,这件事可是被提了无数次,每次都因为各种原因黄了。是侯卫东发扬他的疯子精神,从最开始的图纸规划,到施工过程中的各种琐事,他都亲力亲为。
那段时间,侯卫东天天泡在工地上,脸晒得黢黑。大家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这路修好了,可是造福了 7000 村民的大好事啊!就这一件事,秦大江就对侯卫东佩服得五体投地。
后来,秦大江看到侯卫东和曾宪刚开石场发财,心里也痒痒的,就找侯卫东喝酒商量。侯卫东没有把他当外人,直接借了一万块钱给他,还用自己在交通局打通的关系帮他拉订单。
最让人感动的是,秦大江的石场出了大事故!当时秦大江都吓傻了,僵在那儿,不知道咋办。被哑炮炸死的村民蒋三,尸体四分五裂,现场一片惨烈。
侯卫东呢?二话不说,马上帮忙处理后事,还安排秦大江去躲一躲,就怕秦大江被蒋三的两个凶悍哥哥给报复。
对于秦大江来说,侯卫东所做的一切,真的胜过亲兄弟。带着他一起发家致富,自己落难时,又奋不顾身跑来帮忙。这份恩情,秦大江能不记在心里吗?
所以,当侯卫东因为交通局财务科长受贿案受牵连的时候,秦大江毫不犹豫地张罗了一个万人签名,给上面施压。看到侯卫东仕途止步不前,他又暗中安排跳票,让侯卫东当上了副镇长。
要是没有这次仕途的起点升级,哪有会有后来的侯卫东呢?
02
祝焱:慧眼识珠的县委书记
祝焱是益杨县的县委书记,那可是个手握大权的人物。而侯卫东呢,当时只是个刚从镇上调到县里的新人,靠着组织部粟明俊的帮忙才勉强站稳脚跟。两人地位差得远,平时也没啥交集。
可就在侯卫东刚到县城衙门没几天,祝书记居然就看上了他,直接提拔重用!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得琢磨琢磨,祝书记到底看中了侯卫东啥?
原来,祝书记的前任秘书考上了北大的研究生,秘书的位置空了出来。祝书记可不是随便挑人的,他在心里早就给理想人选设了几道硬杠杠。
首先,祝书记在官场上摸爬滚打这么多年,见识过太多风浪,他需要一个懂法律的秘书,关键时刻能给自己把把关,提提醒。侯卫东呢?正好是沙洲学院法政系毕业的,这不就是现成的法律专家嘛!
其次,祝书记想找一个有基层工作经验的人。为啥?因为基层工作最能锻炼人,也最能看出一个人的真本事。
侯卫东当副镇长的时候,搞殡葬改革,那可是硬碰硬的成绩,高副县长都多次在会议上表扬他。这样的年轻人,祝书记能不看在眼里吗?
再者,侯卫东的名字不止一次从别人嘴里冒出来。祝书记的侄女有个大学同学叫铁瑞青,不是官场中人,说话自然直爽,没那么多弯弯绕绕。
她到祝书记老爷子家吃饭时,跟祝书记说起侯卫东修路的事,说他凭一己之力修通了上青林的公路。这事儿传到祝书记耳朵里,侯卫东的形象一下子就在他脑海里立住了。
最后,祝书记还考虑了一点:秘书这个岗位太特殊了,要是把持不住,很容易被下面人用小恩小惠拉下水。祝书记听说侯卫东在下面开了几个石场,赚了不少钱。不差钱的人,多半不会在钱上犯糊涂。
就这样,侯卫东凭借自己的能力和过往的经历,成功打动了祝书记,得到了这个难得的机遇。这事儿也证明了,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只要你足够优秀,迟早会被伯乐看中!
事实证明,祝书记眼光真准!侯卫东当上秘书后,祝书记才发现自己捡到宝了。手头上的琐碎麻烦事,交给侯卫东就能放心,根本不用操心。
而且,这小伙子机灵得很,办事又稳,每次遇到棘手的事情都能处理得妥妥当当,让祝书记不要太省心了。
更难得的是,侯卫东情商高,他和祝书记的家人们相处融洽,事事替祝书记想在前头,还没等开口,事情就安排得明明白白。
03
周昌全:更高平台的伯乐
市委书记周昌全对侯卫东其实印象不多,之前只是在祝焱带着侯卫东来时见过一面。祝焱调走后,侯卫东作为前秘书,处境变得有些尴尬。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马有财很快就将昔日政治对手的秘书发配去清水衙门。侯卫东心里清楚,他只怕是在劫难逃,要在科委这个位置上终老了。
但就在这个时候,周昌全的秘书岗位空了出来,竞争激烈得很。市委大院里十几个部门,优秀的年轻人扎堆,个个都是从各县调上来的精英。
而且周书记在官场上的老队友们,就像闻讯而来的媒婆一样,也纷纷打招呼,都想把自己的人安插进去。毕竟,秘书岗位虽小,但位置很关键,谁不想抓住这个机会呢?
周昌全要找的可不是普通的秘书,他需要一个政治嗅觉敏锐、有实干经验的人,而不是空有理论基础的人。恰好在选秘书的时候,侯卫东进入了他的视野。
周昌全听说侯卫东基层经验丰富,当过副镇长,还干过新委会主任,成绩斐然,甚至上过报纸。上一次,侯卫东在青年人才论坛上的发言印象深刻,那种沉稳和自信,正是周昌全需要的。
这些条件正好符合周昌全的需求,于是好运再次降临到侯卫东头上。官阶越高,自带的磁场能量越大。这一次侯卫东上升到一个更广阔的平台,他凭借自己的能力和表现,赢得了周昌全的信任。
在新的舞台上,他干得风生水起。这段经历也为他后来的仕途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契机。
04
写在最后
侯卫东这一路走来,离不开秦大江、祝焱、周昌全这三位贵人的帮助。不过话说回来,贵人愿意伸出援手当然是好事,但是天上不会总掉馅饼。就算掉下来了,也不可能每次都砸到他头上。
最关键的是,侯卫东自己得有真本事和好品行。他能时刻为贵人提供价值,这才是赢得贵人认可的“金钥匙”。就好比,贵人是梯子,侯卫东自己是爬梯子的人。要是自己基础不牢、能力不够,再好的梯子也是白搭。
人生就是这样,谁不想让贵人在关键时刻拉一把,少走些弯路呢?
但贵人帮你也是有条件的,你得先让自己变成贵人眼中的“潜力股”。这样,当机会来临时,你才能稳稳地抓住它,让自己的人生一路开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