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章中,李笑来老师讲过他曾经因运气而学习编程并从中获益,因愚蠢而拒绝学习盲打的经历。很多人因为不知道它有什么用而拒绝学习,但也有很多人却因此痴迷学习。在这一章李笑来老师交给我们如何学会“学习”。
1、效率的本质
简而言之,效率是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关系,在李笑来老师看来,学习是投资回报率最高的行之为。
我想李笑来老师主要是告诉我们要端正对“学习”的态度,不要拒绝学习,在李笑来老师看来对任何知识的获取,都是不可逆的,学习任何知识,都会对人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拒绝学习,就无法体会到学习后的收获。
在李笑来老师看来,“学习”重要的起点是:起码学会一种技能,即使它很简单。只要体会到“习得”带来到好处,学习的欲望就会不断膨胀。
2、基本途径
端正对“学习”的态度之后,就该进入学习的实践阶段了,学习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
最基础的就是“体验”,也就是来自五官的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但是这种认知虽简单易得但想要得到认知的提升是比较漫长的,比如人们对获得认知从恐惧到使用火种取暖或烹饪食物。
比“体验”更高级一点的就是“试错”,学习本身就是把自己的认知范围向未知扩展的过程,从已知走向未知犯错是难免的,对于未知,我们要有试错的勇气,“试错”之后我们就可以避免下次犯同样的错误,就如鲁迅所说“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勇士,蜘蛛也有人吃只不过不好吃也就没人吃了。”
在“试错”的基础上更高明一点的方法就是“观察”,简而言之,“观察”就是从他人以往的经历中获取经验或教训,进而转化为自身拥有的知识。
对以上三种方法进行补充的,就是“阅读”。当然,“阅读”这种方法也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必须在文字发明之后,“阅读”的好处就是把更多的学习信息文字化,同时也更集中,内容也更丰富,这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自己最急需的学习资料,同时,学习也更高效。
3、主要手段
除了“试错”、“观察”、“阅读”之外,“正确的思考”,才是获取真正意义上的知识的主要手段。
人们在认知上,往往有一种有因必有果的倾向。然而,人的认知水平是有限的,对于未知的事人们会对其进行思考。
在思考的过程中往往有两种倾向,一种是科学的,也就是找到事实依据进行推理得出结论,比如达尔文写《物种起源》寻找大量的远古化石,来佐证这本书的观点,另一种则是非科学的,这类思考方式往往想出一些超自然的解释,比如宗教神学。
然而前者相对于后者,思考的难度更大,证实的难度也更大,与此同时想让人们对此产生的结论得到认可难度也要大得多。就比如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问世后直到2005年才在美国宪法上“战胜”宗教理念。
当然,宗教与科学也不是完全对立的的,宗教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科学无法触及到的认知空白,这也是很多科学家也是信教徒的原因比如伽利略、牛顿等,但是与神学家不同的是他们对未知始终未停止以科学的方式探索。
所以我们在学习中,思考方式是很重要的,即便是有神论者,也一定要以科学的态度去思考,否则思考方式出错未知永远都是未知。
4、经验局限
人们的行为往往受制于以往的经验,即使它是错误的。
对于学习而言,借鉴以往的经验的确是一个比较简便的方法,然而以往的经验是从以前的的学习经历中总结的,所以很多时候难以应对当下或者未来的学习,甚至还是错误的。
所以,在李笑来老师看来要掌握科学的方法,他的建议是:人在学生时期应该认真阅读至少3本关于科学史和科学方法的书籍。
掌握“科学的方法”绝不是能速成的所以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积淀,同时要避开经验主义的局限这样才能进化成真正意义上的“人”。
5、自学能力
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并能灵活的运用自学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
自学能力的基础在于阅读理解能力,简而言之就是对所接触的信息做一个甄别,对于有用而必须记得信息,要把他记住;对于那些有用但不需要马上记住的内容,要做好“存档”以备不时之需;对于那些与以往的信息类似而不同的信息,要仔细分辨,避免用时出错;对于与旧知识有关联的要学会“融会贯通”。
在阅读能力达到一定程度之后,要掌握检索能力,即能对所面对的信息有足够的文字理解能力,突破“阅读障碍”。
接下来,掌握“写作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学会用文字来传递信息、积累经验、共享知识等等,这一点尤为重要。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实践,光有想法不付出实际行动,这样自然无济于事。
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养成记录的习惯,除了要避免“选择性输入”之外,要有“反刍”的能力,对自己面对的信息做一个系统的分析。
最后,要“了解学习的进程”,学习永远都不会一蹴而就,它需要足够的耐心与毅力,尤其是在长期没有反馈的时候更要坚定自己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