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那年,发生了两件事,第一件事表姐的眼里开始有了涟漪,脸上多了明媚的笑容,包包里多了一块粉色的传呼机(BB机),看得出来,她恋爱了。第二件事我考上了高中,分数不错,被邻县的重点高中录取,不收学费的那种,食宿自理。那年表姐26岁。
高中一年级的第二学期,似乎是清明节前后的周末,没有提前母亲打招呼的我乘公共汽车回家来,不巧在出站口迎面碰上母亲手里提着大包小包,身旁还有三姨三姨夫,等我看起来熟悉又叫不上名字的亲戚。看到我,母亲一怔,我有些脸红,还是上前喊了母亲以及姨妈姨夫。姨妈说没想到你还给欣欣说了,回来了也好,咱家本来来的人就不多,刚好一起去,热闹热闹,母亲狐疑的看了看我,没有戳穿我,只说,那就走吧,帮着拿点东西。
都是大红色的物件,镜子呀,梳子呀,还有几床大红色喜被,亲友么扛在肩上。看起来这是有人结婚呀。
农村的习俗是儿子娶媳妇,谁来都行,除了必要的忌讳,不论男孩女孩。姑娘要嫁人,男孩子能去多少去多少,女孩子尽量少去。现在看起来大多是不免重男轻女的俗套罢了!
那时的婚礼大多是在自家院子承办,流水一样的亲友,流水一样的席面,不胜热闹。
路上,母亲悄悄告诉我是表姐今天结婚,言语间也是多次明示暗示我尽量不要去凑热闹,不吉利。我傻傻的愣是没明白,一旁的姨妈叫了停。于是在大门口,征得二姨二姨夫的同意,这种时候不同意估计也不行,外甥女都到门口了总不好不让进,再说也不多这一个客人吧。
那是的婚礼现场真是简单呀,业余的司仪配上锣鼓喧天的乐队好不热闹,一身大红色喜服套装的表姐唇红齿白,盘起的发间插着火红的玫瑰花,一双含情眉目,笑靥如花,透着小媳妇的娇羞。一对新人你侬我侬的,紧紧依偎在一起,从容的给亲友敬酒。
我为表姐找到了知心爱人,灵魂伴侣而感慨,幸福值得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