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什么时候才能在北京买一套房子?有人曾经算过一笔账,算来算去把自己一辈子都搭了进去。其实,在北京买房是需要一笔钱,但这笔钱从绝对价值来说并不算多,但从相对价值来说还是运用了政策风险和价格杠杆。
我现在在看学区房,跟老爸老妈聊天,我爸很天真的问我“现在北京是不是2万一平了?”我说,均价4万多,学区房好的接近10万一平。那工薪阶层怎么才能实现这个看上去遥不可及的愿望呢?答案是,你得先有一套可以实现杠杆的房产,卖了再买,首付+公积金贷款,其实也没比你之前多多少。但是却从杠杆中得到了回报,你发现自己买了更满意的房子,手上还多出了一些可支配的现金,这样的感觉是很爽的。
北京的人们都是这样实现从小住宅到改善性住房,然后卖了改善性大四居,开始买别墅住大house。接盘侠如同你我他,期待着有人接手自己手中的小盘,再期望着接下别人手中的小盘,自己眼中的较大盘。父母这一辈说,一辈子能买一套房就很了不起了。到了我们这一辈,换房已经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样性质的房子,我们自己说了算。有可能到了二十年之后,我们手上有三四套甚至更多的房产,而难以变现时,我们开始感叹,今天到底住哪儿比较好?
说了这么多,北京买房的终极秘笈是:你得先有一套可以增值双倍甚至更多的房产,让你一步一步走向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