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2014年除夕的时候,还曾写“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今年在电影院里看《芳华》却已然戚然……
我觉得这不科学!不是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的吗?为毛我好像越来越“惑”了呢?
前几天约见客户,闲聊时打趣问他,他一直保持的良好习惯——除夕的时候自己还做那个几千字的年终总结吗?
听到这个,客户眼中灵光一闪,马上激动地应道:“你居然记得我随口说过的事儿!做呀,今年还做!”,然后……客户移开目光幽幽地补了一句“今年总结只有一句话:今年还可以,明年希望更好~”
客户话语中无奈的转变,却让我想到了很多。
时间,一年一年的,悄无声息地过去,无声中带来很多,也带走了很多。你还是原来那个你吗?你会是昨天计划未来时出现的那个你吗?
曾经的芳华,谁没有过呢?只是有谁在时常惦记起曾经的芳华?只是我们现在所做的是否能成为未来的芳华?
多年以前,想了解一件事情的最新进展,只能紧迫地等待过几天发行的报纸;想要和朋友一吐心肠,只能写下长长十页的信纸,然后装好信封贴上邮票,着急地盼望邮局的人能马上投寄出去;想要立即去异地处理一件要事,只能期望跳上一辆满员甚至超载的客运班车,上车后马上出发,因为路途还要像摇鱼花一样花费很多个小时……
可尽管这样,那时候也依然阻挡不了成为一个后进的成功典范:拿着报纸,报道之外随口能说出自己的“社论社评”三十章,中间还不带观点重复的;写信,唐诗宋辞样样妙笔生花;朋友看信,动情之处,眼睛不知觉闪烁了泪花;处理要事,哪怕给我一辆破自行车,也能驱动十几公里,按照计划打完收工,赶在深夜前回家。
而如今,要了解时速动态,随手打开手机就能“资讯飞速传达”;想要沟通一件事,不必再找纸和笔,微信、短信、QQ或者直接点打电话,瞬间完成接收和表达;想要去另一个地方?更加不是问题了,除了自己开车,还有滴滴、地铁,更远的,也坐着起动车、飞机。
可,自己的世界好像……似乎……并没有变得更好。
回忆一下,是不是慢慢地,发现自己看新闻很少会完整看完一篇文章了?文字聊天联络时不说引经据典了,现在还常常想不起某个字是怎么写的了?联络的对方,少看到一个表情跟在文字的后面,总会一直在想是不是表达出另外一个意思?出行更便捷了,可是往往过去了又怎么样呢?还是一样除了不一定能把事情办好,还感觉出来这一趟好像比以前更累了呢?等等
这些感受平常不时就会涌起在心头,零散着,在加入007之前,都没来得及认真收集在一起。是的,我认为是“没来得及”!既然是来不及,那这些年我都干嘛去了呢?
大学毕业那年,就是跨入新世纪的开始,从那时候起,关注的事情也随着离开校园而社会化了起来,注意力,在离开了学科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
注意力都去哪儿了?
也许在注意身边的人,据说他们跳槽去了某个单位,然后就变成有钱人了,现在都是吃喝玩乐,得赶紧和他们混在一起,搞好关系,下一个有钱人不是我还天理难容了……
也许在注意“芒果”牌手机,听说卖得挺贵的,有人为了买它都愿意卖掉自己的肾,可想而知,这手机确实很牛B,要想个借口换掉手上的这台用了一年的机器,拿新款出去自己都觉得瞬间高大上……
也许还在注意兰博基尼特斯拉、限购房、非诚勿扰、李天一王宝强诸如此类的,无一而俱,但现在总结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一定不在学习上,或者说,是再也没有长时间专注于对某个知识的学习上,哪怕是工作岗位上的。
电影《芳华》,给人还原一个过去的年代,年代里的背景下,对生活充满热情的人们用他们宝贵的专注力、毅力和时间,打造属于他们人生的芳华,越久远越坚持,越显美丽和可贵。
都说电影只是生活的一个缩影,可我会是电影里面的谁呢?如果说校园时期的自己可以算是刘峰,品学兼优,那么毕业后长长十几年,实质上我把自己活成了萧穗子——影评中那个“人本是不正常的,问题是萧穗子把生活过得太正常”的人。
如果没有加入007这样一个机缘,我想我可能会一直“萧穗子”下去吧,谁知道呢?反正没有时间、没有想法也没有动力改变什么,坚持什么,一切“自然而然”就好;或者也可以像“林丁丁”一样,如果有人想向我示爱,就很自然地在熟人面前闭上眼睛大喊一声非礼就好。
加入007,是我想向“萧穗子”、“林丁丁”告别了!
找回自己的专注力、保持好自己的注意力,也许现在的环境和条件,会让改变比起少年时更难,但可以先从逼近自己接受一个定期写文字的规划,进而变成犹如学生时期的写作习惯,最后,重塑自己追回流逝芳华的一半,甚至能像“何小萍”一样做到最对得起的自己,我觉得我也算赢了。默默给自己加油了!
u!��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