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异性,我承认自己是看外表的,至少目前是这样,自己总想得到一切美好的东西,以为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只能属于自己,所以发现在异性方面自己很难满足。当看到一位美丽的女孩,就有情感意念发生,她若是属于我该是何等美好的事。在某一时刻,我开始鄙视基督教没有浪漫的爱情,不重视感觉性暂时性的东西,基督教的教导仿佛是对一朵拼命绽放开得鲜艳的花说:“你终究会枯萎,不会有永恒的生命,又何必要绽放。”我开始意识到世间还有一种价值观:无需永恒,只需有那一秒的绽放。对于爱情也是一样,基督教中的爱情在乎长久永恒,却似乎缺少激情和浪漫,而世俗的爱情强调只要有一刻的美妙就已足够,因为这种情感意志也是如此真实,自己也是如此需要。至少对于我来说,在那一刻我愿意为此追求,这是我存在的价值之一。
从这个例子,我得到另外一些结论:世界并无绝对真理,而在乎各人的主观感受,因为各人的主观意志情感是那么真实的存在。人生命的意义无需永恒,只需为着某一刻的绽放。
但感谢主,其实不难看出这其中确实有很多谎言和欺骗。首先,当自己被那个女孩吸引的时候,的确有这样的主观感受:她是如此美好,如此令人着迷,拥有她和她的爱情是自己的目标,这就是自己的价值所在。正如“往后余生,所到之处是你,心底悲欢是你,目光所至,也是你”这样的迷恋和浪漫。但当我看到另外一些美貌的女子时,在我的思想中产生了对比,发现还有更为心动和想要拥有这样关系的异性。所以,通过这样的经历,我看到谎言是真实存在的,至少能证明自己的感觉和主观感受是不一定正确的,虽然它是如此真实。那么,就没有必要去把这样错误的主观感受当作真理和价值去追求。既然有谎言存在,就必然存在真理。
还有另外一个证明,让我看到这绝对不是真理,是没有必要追求的,那就是我看到了这种爱情中的自私。自己关心体贴对方,爱恋对方的动机是什么呢?至少对于我来说,这其中有展现自己的异性魅力、获得对方的青睐并以此为满足,另一方面是拥有美好事物的欲望,想要深入领略对方的魅力,想要与之发生更亲密深入的关系。而我惊讶的看到,在被自己推崇的爱情里面,竟有如此多甚至全部是以自己为中心,是让自己满足获益,动机是自私的。
所以,当人利用爱情来填补自己内心的空洞满足自己的需要的时候就是自私的,只在乎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很多时候,我们喜欢和喜悦某一个异性是正常的,可能因她有美丽的外表、独具魅力的性格或是美好的心灵,然后你将她视为要自己拥有且要与她建立深入亲密关系,尽情享受她的美妙的时候,这便是爱恋了,当异性之间彼此建立关系,从对方身上各取所需,从共同建立的关系中得到满足,这便是爱情了,当然,这是世界的爱情,却不是真正的爱情。真正的爱情不是自私的,不需要利用爱情利用对方来填补自己的空洞,来展现自己的魅力,来证明自己的存在感和价值感;真正的爱情并不是满足自己而是满足对方;真正的爱情并不想竭力占有对方,而是为对方付出和牺牲;真正的爱情绝对不是相恋时爱有多深分手后恨就有多深,而是无论你爱不爱我,我仍然爱你;真正的爱情是盟约、责任和忠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