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准备参观大运河博物馆。
六点半起床洗漱,早餐后雪和山茶花她们去送车,然后直接打车过去。我们几个直接从酒店打车过去排队。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简称“中运博”,位于扬州三湾风景区,总用地200亩,总建筑面积约7.9万平方米,是集运河文物收藏、展示、研究、教育于一体,兼顾旅游休闲与对外交流的专题性博物馆,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标志性博物馆,是由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直属管理的公益性事业单位。
现馆藏有自春秋至当代反映运河主题的古籍文献、书画、碑刻、陶瓷器、金属器、杂项等各类文物展品1万多件(套)。展览以“运河带来的美好生活”为总体定位,设有“大运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运河上的舟楫”“因运而生——大运河街肆印象” 3 个常设展、“世界知名运河与运河城市”“运河湿地寻趣”等6个专题展、“河之恋”数字化沉浸式展览、1个展演传统戏曲的小型剧场、1个青少年互动体验项目和2个临时展厅,运用传统与现代展示手段,以多样化的展示形式,全流域、全时段、全方位地展现了中国大运河的历史、文化、生态和科技面貌,被誉为中国大运河的“百科全书”。
序厅部分以大运河申遗的时间线为中心轴,采用顺序的故事展陈方式,选取运河申遗的重要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成功入列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华文明之标识。
1号馆:大运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这个展厅主要展示了大运河的历史变迁、科技成就、社会作用和经济文化,以及保护传承的重要性。其中有一个5D VR演示区域,全景展示了中国大运河的历史变迁、水利工程、漕运发展、两岸民生、大运河文化带,对大运河做了全方位的回顾和展望。我被一座座栩栩如生的大运河模型所吸引。同时,博物馆内的各种文物,如古代书画、陶瓷、铜器等,也让我领略到了古代文化的精湛技艺和独特魅力。
2号馆“运河上的舟楫”展厅,主体是一艘仿制的古代沙船,四周墙壁是环形屏幕,地面也是屏幕。我与众多游客一样,好似上了一艘大船,正从船尾进入船舱,再走到船头,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屏幕上缓缓浮现出古代运河两岸的市井生活,有码头、有店铺、有街巷,还有熙熙攘攘的人群,两岸垂柳依依、街肆热闹。地面即是水面,浪花翻滚,水面倒映着两岸的景物,两岸的街景不断向后倒退,船有时穿过桥洞,有时与迎面的船相遇,船身也在轻微颤动,让人感觉真的在运河上行船。站在船头,仿佛置身于清代的扬州城中,屏幕上四季变换,春来绿树成荫,夏有荷花摇曳,秋去红叶飘零,冬至雪落成诗,别有一番风味。
我们随着人流,又进入3号馆,名为“大运河街肆印象”,是一条融入VR科技的仿古街,好似在逛东关老街,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街心是一条明渠,小桥流水的街巷,一间间小店分散在街道两旁,店前挂上了喜气洋洋的红灯笼,有酒肆、有饭馆、有衣坊、有杂货铺,游人穿梭其中,热闹非凡。我还买了几只珐琅手镯,不算贵但花色雅致,准备回家送给玉儿和妈妈。
最吸引人的是古街顶部的“天空”,通过VR技术模拟了一天时光的流逝,从太阳升起到日过中天,最后暮色降临。早晨,随着清脆的鸟鸣,乌黑的天幕渐渐亮起来,浮现出粉色的朝霞。阳光照进古街,天空中出现了几只风筝,不时有小鸟飞过。过了一会,轰隆隆的雷声响起,大雨哗哗落下,天幕转变成一方池塘,雨点在水面上砸出一朵朵涟漪,荷花荷叶也被风吹得左右摇摆。不多久雨停了,天空中隐隐出现彩虹,远处传来咕咕的蛙鸣。又过了一会,天色转暗,点点萤火在夜空闪烁,不时有孔明灯升起,烟花在夜幕中绽放,照耀着这条古街。天空从明到暗,从白天到夜晚,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很多游人都站在古街上,仰头望着天幕,惊叹欢呼,久久不肯离去。
6号馆:运河湿地寻趣。主要展示了运河湿地的动植物等相关内容。可以带孩子来参观学习。
8号馆:河之恋。通过沉浸式全息投影技术阐释中国大运河文化的“水”“运”“诗”“画”之美。
9号馆:紫禁城与大运河。讲述了紫禁城与大运河的密切关系和历史故事。
10号馆:隋炀帝与大运河。以隋炀帝为主角,展现了他与扬州大运河之间的传奇故事。往事千年,大运河静静流淌,诉说着这位帝王波澜壮阔的一生。
穿越时空,历史厚重。我们用了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只能是随人流走马观花而已。通过参观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犹如在通读《京杭大运河的百科全书》,从二千多年前的运河前世今生,全面展示了古代大运河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现实意义。作为中国唯一一家以大运河为主题的博物馆,它见证了古代中国的发展和繁荣。扬州依靠大运河的优势,迅速地发展江河连运.货运、客运、盐运崛起,到了唐期扬州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大城市。大运河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南北物资交流,文化艺术的发展和融合,以及中国的国力强大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