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下午,Janey临时来夏令营探访。我让助教姐姐给她留了一份下午茶。
在我不断忙碌的间隙,抬眼看得她和小朋友们一起安静或听绘本或玩耍。下午茶时间大家依旧热闹如常,Janey也没有异常。
阿祖拿了三份下午茶过来,说多出来的,助教姐姐问怎么办?我让他拿去给不够的小伙伴分了。
眼看得一天时间又到尾声,小朋友们陆续说了"再见"。
Janey跑过来,我搂着她,顺口问她“你吃下午茶了吗?”
"没有"
"为什么没有?不想吃?"
"因为我没有订啊"
"可是妈妈让姐姐给你留了,姐姐没给你吗?”
“给了,她说不要”姐姐说。
“我要吃下午茶”Janey看着桌上不知谁剩下的半个三文治,开始哭起来。向那半个三文治伸长了手。
爸爸说“刚才给伱不要,现在没有了,你又要!"
Janey一发放声大哭起来:“我要下午茶!还有我最爱吃的三文治”
我看看表:“快六点了,我们就去吃饭,点你爱吃的,好吗?”
“我不要,我要下午茶,现在就要!”
“那妈妈给你变一个,假装妈妈手里有一份”
“我不要,我要真的”
期间姐姐们纷纷来询问,Janey只管哭。
我说“可能你真的需要哭一会,那你哭会,我先收拾东西,你需要的时候我再过来”
爸爸着急道“马上就上课了”
我迅速把大包小包拿齐,Janey此刻已经缩到门边,“走吧,英语课要开始了”她往后一让,躲开我要拉她的手,依旧抽泣着。
“现在怎么办才好呢?课马上开始了,需要取消吗?”
Janey不动也不说话,抽泣声依旧。
“伱要一分钟还是两分钟准备?我等你。”
大约安静了一分钟,我伸手给她,她牵着我,一齐下楼了。
一分钟之后,英语老师上线,她还在哽咽难言,困难中依然能向老师表达“I am sad!”
课程过半,她才恢复过来。而我一直在琢磨是什么原因让一向多血质的Janey如此反应。
当她兴高彩烈地结束跟老师互动时,我说:“今天的下午茶姐姐给你拿了吗?”
“拿了”
"那你为什么没吃呢?”
“因为我没有订”
“哦,你没有订餐,所以你担心万一吃了,别的小朋友就不够了,对吗?”
“对!”她笑笑
“后来你才知道妈妈给你留了,但是没吃上,你觉得特别遗憾、特别不甘心?”
“对!”那个释然的微笑是她总说我是她最好的朋友的最佳诠释。
“我对你能考虑别人的自律的行为表示赞赏,妈妈应该先告诉你妈妈的安排。下次我先通知你,好吗?”
“好!”她象闺蜜一样搂着我的脖子。
案例分析:
1. 站在孩子的角度了解孩子的想法往往是我们大人难以做到的, 我们要学会蹲下来听听孩子的心声;
2. 及时肯定和鼓励孩子有自己的想法, 你会发现你打开了一扇通往美妙世界的大门;
3.孩子不是反复无常, 而是他在观察周围的一切, 她在探索中首要感受的是爱和理解, 而不是道理。
如果你有育儿问题欢迎您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