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题记
早在课程预告时就看到了“微认证”这个词,但一直都不是很理解到底什么是“微认证”,什么样的条件符合“微认证”,又该如何去做“微认证”呢?带着众多的疑惑开启了今天的学习之旅。
今天是第二届乡村青年教师社会支持公益计划专业课程的第九讲《微认证—引领工作场所的学习与实践》,为我们做分享的是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研发部的魏非博士。说到魏非博士给我的印象是年轻、博学且很有亲和力。整堂课下来,通过魏老师的讲解,我由最初的懵懂到现在对“微认证”有了初步的认识与了解,但更多的是期待,期待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在2019年3月份时,自己也有机会能参加微认证,能得到上海华东师范大学颁发的数字勋章。
【初识“微认证”】
之前听说过学历认证、财产公证,但还真没有听说过所谓的“微认证”,难不成可以从字面上去理解--细微处的认证?还是……?带着众多的疑问开启了今天的课程。
--“微认证”概念
魏老师首先向大家解读了“微认证”。所谓的微认证就是为成人提供一种证明正式与非正式学习及成果的机会,教师可以用工作样例、教学视频或其他制品形式作为证据,申请认证他们已经掌握或发展的能力。乍听这一概念,还真是有种“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云里雾里的。哈,魏老师似乎看出来大家的心思,安慰我们说:“也许现在的你还不是很理解什么是“微认证”,但只要你认真听,相信你会知道什么是“微认证”的。好吧,继续听,也许下一个问题就会明白。
--“微认证”特点
说了半天“微认证”了,那到底“微认证”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关于这点魏老师做了详细的解读:1.细微精准,能力聚集。每一个微认证体系中认证的能力都是独立、具体、明确,帮助学习者准确理解、精准提升、快速发展。 2.非正式学习,自定节奏。学习者可根据自身情况以及学习环境广泛采用多种非正式学习方式,也可融合正式学习,自定学习节奏开展学习与实践。这里包括选择、学习、实践与收集、提交、分享五个步骤。 3.能力评估,实践导向。微认证的审核依据是学习者工作情境中的多种绩效行为表现,推动学习者实现在工作场景中发展能力的学习形式。在此阶段,教师可以用教学实践成果作为证据,申请认证他们已经掌握或发展的能力。像课程计划、教学反思、课堂录像、课堂观察记录、教学资源或工具、学生作品以及学生反思都可以做为证据提供。4.数字徽章,即时分享。微认证时代,学习结果以数字徽章形式呈现,可以及时在朋友圈中分享,促进同行之间的专业交流,并形成相互启发与激励氛围。那相对于传统的证书来说,数字徽章则有丰富的数据与信息,并且可以直接地在社交媒体上展示。关于拥有者、颁发者、能力描述、认证标准、证据及反馈、标签以及授予日期和有效期都会详细记载。
【理解“微认证”】
关于“微认证”,它是基于能力的一种考核与认证,而不仅仅等同于基于学习时间上考虑。它是有着个性化和自我导向的,而不是一体适用的。它是嵌入工作的学习与应用,不是脱离于教师课堂教学情景的,是通过实践和应用发展能力的。成人学习的7-2-1法则指出,一个人的知识70%来源于非正式学习,即体验与实践,有挑战性的工作;20%来源于教练辅导,包括自主阅读、同伴请教、网络资源搜索、课题研究等等;而10%来源于正式学习,指那些结构性的、按计划开展的专家讲座、在线课程、学历提升等等。
这是一个不愿意将就的时代,如今已逐步进入互联网时代。微认证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已经到来,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更应自主选择参与认证。
【感悟“微认证”】
通过魏教师的解读,我对微认证有了些许了解。 今天的任务恰好是谈谈对“微认证”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的理解。那我就简单的谈谈自己的学习感受:
1.细微精准,能力聚集。在谈到这点时,魏老师指出,任何一次培训都会设定目标,比如说“本次培训或学习旨在提高老师的专业素养”。
虽然有目标,但这样的目标太宏观,设置的太遥远、太笼统,实现起来没有具体的尺度,很难坚持。而今天的“微认证”就是将目标从量化到细化的过程,要把路径打开,遵循“小步子策略”,每走一步要及时反馈。也就是说可以将你的目标定的小一点,这样实现起来会更容易些。比如说,年轻教师定计划,会定五年内成为骨干教师。
针对这个目标,莫不如将其拆解为一个个小目标,如一年内听20节公开课,写20000字教学反思,看2本教育名著。也可以再细化,如将一年内听20节公开课分解为上半年听10节公开课,下半年听10节公开课。然后对照时间看看还差多少任务没有达成目标,这样实施起来会更容易些。看到效果的同时,也会成为你前进的动力。
2.非正式学习,自定节奏。谈到这点我觉得深有感触。正式学习无外乎于传统的全日制学习,包括小学、中学、高中、大学等,还包括各种形式的集中培训、业务培训等等。但7-2-1法则里明显告诉我们,人们的知识建构多数要来源于非正式的学习。
就像我们今天听的课程一样,这是互联网时代的社群学习模式,这样的模式没有强制性,有的只是靠人们的自愿、主动、积极的参与。
基于积极、主动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通过自主阅读、向身边的同事请教等方式将身可利用的资源充分的利用起来。相对于强制性的、约束性的学习模式,反倒是这样的学习才最能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能力评估,实践导向。培训与实践是两张皮,而实践是对老师专业能力检验的唯一标准。对于所有的理论,不只是听听罢了,是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践行的。否则,随着时间的推移,你所学的将会消失殆尽。就前段时间北师大的朱旭东教授在给我们讲解教室文化一课时,如果我们只是单纯的听课,没有反思、没有实践,只是听课时短暂的热血沸腾、心潮澎湃,只会说“老师说的好呀,老师说的对呀”,只会牙牙学语,那么相信用不了多久,你就会把今天所学忘得一干二净,如数奉还给老师了。
没有外力的作用,人是有惰性。所以,无论何时何地,无论哪一个层次的学习,都需要你亲自去实践、去检验的。我们都是老师,如果我们给孩子们上完课,而没有后续的练习做为检验。当你问起孩子,听懂了吗?我想孩子的回答肯定是“听懂啦”!但是否是真的“听懂了”“学会了”,我想很简单,是需要将今天所学应用到实际的练习题中去检验的。同理,我们所听的、所学的,也是需要付诸实践的。不是吗?
4.数字徽章,即时分享。说到这里,我还真是很期待呢!为期一年的培训已经过去两个月的时间了,这两个月里,我积极参与每一次听课,认真完成每一次作业 ,积极分享每一份感受。两个月的时间收获荣誉的同时,也收获了宝贵的知识。但这些只能代表过去,未来很长,未来更需要去努力。
魏老师的“瓜子的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瓜子”是一种休闲食品,“吃瓜子”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是最常做的事情了。
但我们从未考虑过“瓜子”到底是该如何吃的问题?是“一颗一颗的吃”还是“先扒好一把再一起吃下”?哈,还真是个深奥的问题呢!从这个问题里反倒折射出一个道理:学习亦是如此,“吃一颗扒一颗”相当于学习完一次,及时的给予评价、反馈,这样更容易提升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让学习者获得学习的成就感。说的浅显一些就是把评价嵌入到整个学习过程当中去,慢慢地去完成。而不是学过了就已经学会了,是需要不断的反思、不断的实践的。
【能力提升】
课程结束时,老师提出了五方面需要提升的能力,有教学设计能力、班级管理提升、学生心理沟通、教学说课能力以及课件制作能力。
那么作为一名刚刚步入工作岗位的新教师,我觉得在以上几个方面我都有不足的地方,“活到老学到老”,未来我需要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来提升自己。虽然作为年轻教师对课件的制作方面会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但 “学无止境”,相信一定还有很多我不知道的地方需要我去向学者去学习,向身边优秀的人去探讨。
除了以上的能力,我觉得我还需要提升一下课程创新能力以及与家长沟通的能力。时代在发展、教育在进步,人不能总是墨守成规,需要不断去探索、不断去创新的。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孩子 ,而是这个孩子所在的家庭,所以与家长沟通交流的能力也显得尤为重要。我觉得这点也是我所欠缺的。当然,刚刚步入工作岗位,我还是一个“小白”,也许还有很多方面我还不知道、不了解,但无论是哪些方面,未来我都会勇敢面对,努力学习,争取早日成长为一名卓越的乡村教师。此刻,就让我搭乘青椒之旅,开启新的学习旅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