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6日 星期六
文/湖畔书苑.常臣臣
幽幽万竹山下,潺潺龙溪河旁,座落着被誉为“西南佛教禅宗祖庭”的双桂堂,这里是我们的家。我们是“第一禅林”里的两棵桂花树,我开着金黄色的花,他们叫我金桂;我的伙伴开着黄白色的花,他们叫他银桂,寺因双桂而名,说的便是我们。记不得哪一年我们生长在这里了,只知道我们一直相依相伴,在这座幽静的禅院里默默生长、静静开花,听晨钟暮鼓,看世事无常,栉风沐雨、年复一年。
清晨,浑厚古朴的钟声唤醒了沉睡的庭院,又将有一群群或陌生或熟悉的面孔从院外披着风霜而来,他们心事不一、神色各异,有些是红尘的看客,他们抱着到此一游的心态谈论着,“这栋建筑……”“这尊佛像……”“这两棵树……”,他们的评论无论褒贬、不管好坏,我们都一一接纳,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我们无法改变他人认知水平内所作出的评论;有些是慕名而来的信徒,他们把这里当作了学堂,走出这扇门,他们也变得不一样,会将这里的故事传扬;有些是虔诚的香客,怀着至诚的态度燃香、点烛、跪拜、默念,或许,当退无可退,进无可进之时,这里是光可以照进来的地方……
我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时常会晃神,几百年来,我看见有的人走了,便再没来过,他们的所求所愿大抵是如意了,我们就静静地守在这里,向下用力扎根,向上努力生长,就像这座庙宇曾经经历的那样。虽,经历文物失窃之痛、历经战火纷飞之苦,风欲摧之而不退,雨欲倾之而不倒,坚守本心,风雨过后,洗尽铅华,那抹红便更古朴而深沉,那抹绿便更浓郁而纯粹,那片香便更幽远而绵长。而我,在陪伴这座禅院经历历史更迭、风雨飘摇后,终于抵达了生命的终点,我走了,但生命的延续却是永恒的,我的子孙将代替我继续站在这里,守望每一个明天。
又是一个八月,记不清这是第几个八月,我开着金黄色的花,他开着黄白色的花,晨钟响起,我看见那扇古红色的大门缓缓打开,耳边的脚步声或急或缓,愿那些悬着的心、关上的窗、历经的霜、仰望的光,都能在这里找到出口,我们就这样,像我们的父辈一样,一直在这里,等着晨钟传来,等着红门拉开,等着一个个你携香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