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素问》卷二(上)
第七:阴阳别论篇
鼓一阳曰钩,鼓一阴曰毛,鼓阳胜急曰弦,鼓阳至而绝曰石,阴阳相过曰溜。
一阳应春生之气,用手触摸脉搏时,脉搏在手指下鼓动,来时有力,去时减弱,叫钩脉;一阴应秋收之气,脉搏鼓动轻柔如毛,叫毛脉;
阳气正盛时,应夏热之气,脉来时鼓动有力如琴弦一般,叫做弦脉;冬季阳气伏藏,此时脉搏一直坚挺不动,坚硬如石,叫石脉;长夏季节,阳气微下,阴气微上,阴阳之脉交替流动,称为滑脉。
阴争于内,阳扰于外。
人的经气是内外阴阳相贯通的,如果阴阳之气不和,阴气内盛,五脏不和的话,体表的阳气也会失去固摄作用。
魄汗未藏,四逆而起,起则熏肺,使人喘鸣。
阴阳不和的时候,肺脏无力收藏津液,会导致汗流不止。肺朝百脉,肺脏津液外泄,其他四脏之气上逆,浮阳熏肺,就会使人喘急、喉鸣。
(尊重原著 敬畏经典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