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嘿鱼都是90后,我们的童年处于上个世纪90年代以及本世纪之初。那个时候与现在相比,不管是生活条件还是居住环境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回顾和想念小时候的那段童年经历时,我们也聊起了很多有趣的事。因此,我们想从这期开始,通过开启“时光穿梭机”系列,带大家乘着时光机器,回到我们的儿时所体味到的美好。
本期先开启“吃”的话题,可以看出我们也是吃货本货无疑了。
小时候,我们都有一段生活在村里的经历。那段时间,我们经常会在村口看到一些流动的美食摊,或者听到大爷大妈叫卖的吆喝声;又或者在小城市的大街小巷,也潜藏着好多宝藏的小吃。等他们一出摊,我们就会迫不及待地跑过去、簇拥在小摊周围,拿着攒了很久的零花钱,买到自己喜欢的小吃;甚至有时候还没等到小吃出摊的时间点,一堆小孩早早地就开始盼望着吆喝声了。对那个时候的我们来说,期盼、等待和吃到小吃的喜悦是记忆中难忘的画面。
PART1:记忆中的那些走街串巷的小吃
【走街串巷的老豆腐】
嘿鱼在上小学之前,一直和爷爷奶奶生活在村里。印象最深的就是走街串巷的老豆腐,也就是现在大家常说的豆腐脑了,只是说法不太一样。
“那个时候,会有隔壁村的大爷大妈推着三轮车、载着一大桶刚做好的豆腐脑,开始流动售卖,可能隔壁的几个村转一圈之后,一大桶就见底了。通常到了下午大概三四点的时候,流动摊就会到达我们村口,然后支起摊来吆喝售卖,五毛钱就能买到一大碗。然后我们一堆小孩早早地就跑去村口张望,等看到车之后就第一时间跑回家喊大人;或者掐着点、直接端着碗去村口望眼欲穿地等着。因为也不是每天都来,所以偶尔吃不到豆腐脑的时候,竟会有些小小的惆怅。以至于之后回想起来,偶尔能来上这么一碗老豆腐就已经是童年下午时光中最开心的事情了。纯粹而简单的一份小吃,竟然成了二十多年之后记忆中美好的念念不忘。”
【走街串巷的酿皮】
夕曦在小学二年级以前,也是跟爷爷奶奶住在村里。印象中,那个年代会有人骑着小推车走街串巷地卖自家手工制作的酿皮,就连“秘制”调料都是自家做的,每份2块钱。
“每当听到叫卖声经过自家门口后,小孩子们就会第一时间跑出去拦住推车,端着自家的碗来上一份。有时我们买了,周围的邻居看到也会围过来买。口口相传,卖酿皮的大妈就会在这个村子停留上一阵。而我们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时间档,一定会先细细品尝一番,好吃的话就会继续再买一份,吃撑了的话就追问她下次什么时候再来,并仔细叮嘱她一定要先路过我们村。一般情况下,每一两周都会来一次,如果有一段时间没来,我们还会很惦念。”
【走街串巷的爆米花】
大部分的80后、90后们的童年印象里应该都有一种小吃,是传统现制爆米花。印象中好像那个年代,每个村子的村口,或是每个小城市的天桥下面都会有一个爆米花摊,一般都是一个大叔或大爷拿着制作爆米花的机器,大抵是一个黑乎乎的滚筒;他们先寻找一个人流量最大的地方,支好摊儿先来一锅,拿手一直摇一直摇,漫长的等待后,听到“嘭”的一声,就代表着爆米花做好了。震耳欲聋的声音会吸引附近的人们自发前往,带着一碗玉米或大米,开始排队等待制作爆米花。玉米通常是大家都熟知的最常见的爆米花制作原材料;而大米作为原材料的话,就是另外一种形态了,在对其进行加热、刷糖浆后,最终被制作为米花板。这些都是我们小时候最爱的零食了。
【走街串巷的碗托】
嘿鱼在小学期间,除了上课之外家里人还给报了一些诸如舞蹈课、硬笔书法课之类的兴趣爱好班,虽然那个时候的兴趣班时光还是挺磨人的,但是每次下课后到小巷子里来份碗托的快乐,也是记忆里最深刻的。
碗托是一种山西特色荞麦面食小吃,合理猜测一下,感觉叫这个名字应该和它的做法有关,基本上简单来说就是用碗把糊状的面盛出来,然后等其放凉凝固后用特制调料拌起来吃。
【走街串巷的串串】
可能每个人的小学期间,学校门口都有个时时刻刻围满人的小吃摊,也有放学后校门口最火爆的串串摊。印象中,串好签的食物在沸水里烫好后,每个人端着自己的盘子,根据自己的口味自由选择不同的蘸料,蘸料放在那种老式的不锈钢大饭盒里,倒是有点像我们现在吃的麻辣拌那个意思。而且那个时候的串串特别便宜,1块钱就能吃得特别撑。几个同学一起放学,背着书包站在摊前吃串串,就会非常得快乐。
PART2:那些小吃后来怎么样了?
【嘿鱼】
后来我们长大后,这些小吃倒是都还在,只是不像小时候那样了,它们从走街串巷搬到了门店里,吃它们的小朋友也长成了大人。因为我从上小学之后就跟着家人从村里搬到了城里,所以二十多年再也没吃过村口的老豆腐了。就算再吃到可能也已经完全不是当年的那个感觉了。多年后确实曾在繁华的商业街里看到过一家“90后怀旧小吃店”,走进去之后勾起了不少小时候的回忆,但是不管是味道还是情景,也只能是回忆往事了。
【夕曦】
以前在村里走街串巷的小吃已不复存在,现在想吃这些就只能去饭馆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售卖的人不需要再辛苦地对抗烈日和寒风、游走在各村之间;如果想继续做生意,完全可以选择盘个店铺。而买的人则更关注食物的卫生以及安全等问题,希望食物能够做到溯源,而小摊毕竟是流动的,假如出了问题也找不到人。所以,以前村里走街串巷的美食都见不到了。如果想吃酿皮了,会去饭馆吃;而像爆米花这样高热量的小吃,也因为减肥、减糖等需要很久没碰过了,只是偶尔看电影的时候会来一桶,但也都没有了当年自家种的玉米、从黑色机器里做出来的好吃了。
学校附近、老家的一些街巷还能见到串串摊。刚提到的串串作为一代又一代人的“心头好”和舌尖上的美食,现在还是有一部分被留存下来了,在学校附近以及一些小街小巷还能见得到。不过,现在的小摊比以前正规、干净了不少,不再是一个简易的、流动的推车或者摊位,更多地是拥有了一个比较规范的固定位置。不过,由于现在物质条件越来越丰富,吃过的好吃的也越来越多,感觉有一些配方不再像小时候那么原生态了,所以再吃到的体验也没有了小时候的那种惊艳和期盼。但偶尔回老家时,如果遇到了也是一定会品尝的。
本期时光穿梭机带大家领略了90后小时候走街串巷吃到的美食,大家还有什么要分享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哦。
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