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里我曾提到过几类对待问题的态度:
①看都没看就质疑:这可行吗?我能做到吗?我觉得我根本做不到……
②不受控制一直卡在问题上:是这么说没错,但我……(说着又绕回原点)
③只是看看别人的建议,觉得好就收藏,但不付出行动,似乎把“收藏”等同于“已学会”
④尝试但遇到困难就轻易放弃,不去考虑找到其他的解决方法
⑤尝试并且积极地采取各种途径
上篇文从“小我的TMBRT模型”去分析为何会如此(具体见《警惕!当有这些念头时请留意别被小我控制了!》),那么今天从最根本的“信念”一词说起吧!
【你的信念错了,一切都不对】
信念,就差在“有点”上。
这是个国际通缉犯,“有点”杀死的梦想,比经历的失败多的多,就如一个病毒,在慢慢地侵蚀自己!
在分身术第三课《信念错了一切都不对》的开始,永澄老师用了四个问题瞬间转变信念:
(建议:请尝试拿着纸和笔,跟着做,有惊喜在不远处等着!)
1、有没有哪件事情是你特别想做却没有做到的呢?请用:“我没有做到……”的句式表达
2、将刚才的句式中“我没有做到……”改成“我不要做到……”,请写下来
3、如果刚刚所说的“我不要做到……”中的事情,持续5年,自己的感受会是怎样的?请描述
4、如果将“我不要”改成“我能够”,在问问自己,当能够做到后,自己的人生会变成什么样子?请描述自己人生的画面。
· 我们常说,“一念之差”,那么信念是什么?
我想我此刻敢去说出自己的过往了,那么就以此来当例子吧。
2011年7月,高考结束后申请了新加坡某大学的心理学专业,由于信誓旦旦,国内的学校一份志愿都没填。但去签证的前3天家里突然变故,那时候已经是10月底,我想去的国内学校已经不能进去,而可以插班的我又不愿将就那个专业。要么就得重新去复读,而家里的情况不容许我再用一年的时间泡在高三的备考中。
有半年多的时间里,我就特别焦虑,满脑子的这些念头:怎么办?去不了那里,我答应的事情做不了;高中毕业的证书,我还能做什么?一度以为自己上不了大学,就什么都做不好,完成不了我和爷爷的约定。
也曾找到自己最爱的海边,站在岩石边,准备随着风飘入海中。但,我被一个外国友人拦住了,而他,在半天的时间里,传递给我这么一个信念:
如果你觉得失去所有,至少你还有你自己!只要你还在,你就有办法置之死地而后生,你就能够找到方式去享受生命的乐趣,你就有能力去做到浴火重生。
8个月后,我走了出来,一步步和老爸一起去处理那些事情,也边逐步地去朝着我想要走的方向去做。也曾经被骗过,曾被背叛过,被所谓的亲戚伤过,但我不忘这世间依然有好人,因为那段时间里,帮助我的人,除了我的闺蜜们,还有陌生人。
而事实也是如此,愿意改变和成长的人,一路上的资源不会少;当学生准备好了,老师自然就会出现。
· 2013年,成长改变的开始。
你会相信吗?在你有一顿,考虑下一顿时,有个陌生人给你寄了你需要的一整套化妆品让你能够得体地去参加面试,给你寄了1000块让你度过缓和期,知道你舍不得在饮食方面对自己好一点,能省则省,给你寄了一大箱的零食……
可,我遇到了。三年多,她从没提过曾经对我的帮助。而至今,我连她真名是什么都不知道,只能从快递的模糊字体中知道她所在的城市,还有她的网名,而我则叫她白菜(不是网名)。就在上周一,她发了条信息说,她要结婚了。祝福你!
这一路上,我进入了我现在一直在的公司,一家儿童情商教育机构,符合我的理念和梦想(尽所能,帮助更多的孩子与家庭;不用传统的教育方式去绑架孩子本该具备的能力和才华),老板也是一个用爱在传递爱,用生命在影响生命的人,这三年多看着她一路上,峰顶、谷底都走过,但她依然不忘自己的使命,帮助着身边的人,尽她所能帮助着一个个家庭和孩子,而有幸,我是其中一个。
她尽自己的所能,为员工争取成长的机会,而我,则抓住那些机会,哪怕有些时候那些课程的内容我无法理解,哪怕在课程中当着所有人的面痛哭,我还是一有机会就去,即便身边有同事认为没必要一直重复去上。骆霞、黄向、猫姐沈鸿丽三位导师,现在一直都是支撑我往前发展的动力和模仿的榜样,而她,也是我的榜样。
原先在公司里的一位慈祥的老人,时常跟我分享他的收获体会、他的过往经历,当我迷茫或想放弃时,提醒我、引导我。一直到现在,他一直都是我的一个教练导师。
2013年底,我在网上无意中听到永澄老师的“时间管理”公开课,随后加入了幸福进化俱乐部,2014年开始跟随着老大的分享走,参与周日的“读书沙龙”,根据自己的能力所在,有选择性地参与几个课程:掌控每一天(时间管理)、撬动价值(财商)、向组织揩油(年计划)等等。
即便这中间因为精力有限,暂时离开了一年半,但易仁永澄,仍旧是我的另外一位导师和榜样。
还有我自己主动缠来的Bo,他用自己的方式,引导我去思考,去学会怎么做复盘,去明白什么叫做为自己负责任……
那个现在依然在学习,正在用他的方式爱我,教会我举一反三,教会我坚强,教会我独立,让我喜欢上阅读……会用他的方式启发我,但同样也有他的缺点的老爸。
那个一直以来,从来不问谁付出多一点,谁付出少一点,而是谁有能力,就尽量多帮帮对方,偶尔耍耍嘴皮子,陪你一起哭,一起笑,这么一路扶持过来的闺蜜。
还有现在的Frank,他用他的方式,以教练和朋友的身份,向写作班的伙伴们,讲述不一样的写作方式,他在讲写作,也在讲为人处世……
还有……
好多好多……
这个过程中,我去考证,我去为我的梦想学习积累。所以,现在,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正在成长的我,不完美,但持续进步的小娜;那个依然会有脾气,依然也会犯错,也会迷茫,也可能会走错路,但能够及时调整的小娜。
· 来看看为何变化如此之大吧!在此之前,先普及下信念:
注:以下关于“信念”的解释来自于永澄老师的分身术第三课
执念:把自己放在死胡同,困住不动
妄念:错误的观念
执迷不悟:狠狠地把握着,没有方向,不愿意放下,让自己不能够开悟。
(执:狠狠地用力拿着;迷:没有方向;不悟:只要点拨,就能通常点通)
· 常见的错误信念:
【绝对化的要求】
把自己需要、想要的期待,转化为必须、应该。常常以自己的意愿为标准,认为某件事就应该或不应该发生。
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发展规律,且不会因人的意志而改变。当强加自己的期待时,事物发展的规律与自己的期待要求相悖,人往往很容易困在情绪之中。
【以偏概全】
过分概括化,太绝对,经常出现于对身份的评价。
越是能量不足时,越容易以偏概全。
一定要谨慎对身份进行评价!(你看得到自己的身份吗?看得到别人身份吗?没有处在对方所处的环境下,怎么能轻易去评价?)
【糟糕至极】
持续陷入不良的情绪中(一步错步步错的观念是个典型的例子)
这其实是赌徒心态,完美主义,希望一次性、瞬间把所有的事情完成。
但事实上,成长是一步一步的,是精进的状态,没有所谓的完美。不成长的原因是自己的信念错了。
【无助无能无价值】
不敢突破自己的天花板,原地踏步。
观念转变:就是不如别人好,别人的东西才能成为自己的资源,让自己越来越好
·那么,回过来,去看看我的信念转变:
一开始,当我得知自己无法去上大学时,我的想法是:
自己上不了大学,就什么都做不好,只有高中毕业,做不了什么事情,完成不了我和爷爷的约定。
现在:
上大学只是一种途径,不是唯一途径,我可以有其他的方法自我提升,如果职场,我的梦想路上需要什么证书,我可以去考,同时我需要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放在相关的积累和学习上,比如经验、专业知识,补缺漏等。
完成和爷爷的约定,不等于一定要上大学,上大学也不一定就能够完成我们两的约定。我有很多途径可以去选,比如现在正在做的就是其中一个。
而我成长路上出现这么多的恩人们,导师们,是因为阻止我自杀并成功把我拉回来的蓝眼睛哥哥说的那段话:
如果你觉得失去所有,至少你还有你自己!只要你还在,你就有办法置之死地而后生,你就能够找到方式去享受生命的乐趣,你就有能力去做到浴火重生。
而我,找到了这个方法,吸引来了我的恩师们,就如永澄老师在财商课上所提到的: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Flora老师在感知课上所说的:
当学生准备好了,老师自然出现。
这,就是信念的转变。一念之转,改变一生!
正因为我信念的改变,我真的浴火重生了,我也才有足够的勇气去回看过往,去一步步地剖析自己的过往。那个过程很痛苦,甚至有可能你会想逃,逃得远远的,但过去了,就成长了。
即便刚刚在写那段经历时,依然会落泪,但不悔,这是上天赋予我的财富,让我有着其他人没有的经历,赋予我使命,让我从这些经历中学习,并且用这些东西,去帮助更多的人,去朝我的梦想前进。
就如永澄老师所提到的:
你的经历,是财富还是包袱,都是由自己决定的。
【BTAFE — — 那只白兔爱肥鹅】
注:以下关于“正确信念”的解释来自于永澄老师分身术第三课
Best
你已经做到了当下最好的自己(对对方:他已经做到了当下最好的自己,当有这种念头时,能够接纳对方当下的情况,并且如果要让对方成长,可以为对方提供相关的资源)
Three
任何一个问题都有至少三种以上的解决方案
Abundant
你的资源是丰富充沛的。(前提:我需要对外提出自己需要的资源)
Flexible
做事要灵活,方法不同,结果不同(不改变任何的前提下,无法改变结果)
Effective
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别着急说对不对,先有效果,再去找寻背后的正确和道理)
核心信念
我的资源是充足的,所以在遇到问题时,能够灵活地选择三种以上的有效解决方案,并让自己做到最好!
给自己的小提醒:
1、我现在,还有哪些藏起来的信念,正在无形中阻碍我的成长?
2、我对家人的态度,来自于我的哪些期待和不正确信念?在今后,我要如何做?
3、小贴纸:你若盛开,蝴蝶自来;让身边的人,用他的速度和方式成长,需要时,伸出自己的友谊之手。
感恩生命中所有的遇见,
感恩一路上有你!
愿大家,也能找出过往的不正确信念,抓住那个“国际通缉犯”,帮助它逐步变成那只“爱肥鹅的白兔”。
成长路上,我们一路同行。
最后,附上14年,我写给自己的一封情书
电子档文字见《你试都没试过,凭什么说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