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振宇讲,山东人能喝酒是因为有培训教程。
流程大概是这样的。大家坐定后,如果有不喝酒的客人,主人会说,“不管你会不会喝,咱先倒上。”举杯时,主人会说:“不管你喝不喝,咱先端起来。”别人一饮而尽时,主人会说:“不管喝多少,咱舔一舔。”……就这样,一杯酒可能就下肚了,接着第二杯、第三杯就来了。
山东人劝人喝酒有教程,看起来是“文”的。而高平人喝酒也有教程,却是“武”的。
参加工作前我是滴酒未曾染过的。参加工作后,因工作在同一乡镇下乡一月有余,这期间,是我喝酒的开始。
下乡第一天,午饭时喝酒是必备的(那是在十八大之前)。镇上领导听我说不喝酒后,拿起酒瓶倒了一大杯,约一两左右,放在我面前说:“不管我们喝多少,今天中午你就这一杯。”我盛情难驳,虽满心不悦,可见别人喝水似的杯杯见底,耐不过好奇,竟在不经意间将一杯酒下肚了。
晚饭时,镇领导又下达了喝酒任务,只不过不是一杯,而是两杯。我圆满完成任务,结果是头晕眼花、跌跌撞撞,脚下仿佛踩着棉花。庆幸的是,一觉醒来,却无任何不良反应。
第二天中午,我的任务还是两杯。晚上却变成了应大家的“走圈”。
第三天, 第四天……层层加码,直至我不仅“应关”,还要“闯关”,不仅头晕眼花,还要人事不知。
我彻底失忆了。不知是从哪一天开始,我步入了“走圈”的行列;不知是从哪一天开始,酒后我也出现了“断片”;也不知从哪一年开始,醒酒的时间从第二天的中午延迟到了晚上,甚至到了第三天……
我有了新的习惯。隔三差五就想邀约三五好友,来次小聚,只是在大杯见底、豪言壮语之余,总是打破喝酒一开始定下的二斤或三斤的约定。
生活中充满了酸辣苦甜鲜,酒却是一味催化剂,功能不仅会放大、能加速,而且会收缩、能延缓。酒无对错,酒后之人、酒后之事却未必。提高喝酒的自我修养,喝近距离、喝深感情、喝出境界,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