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01
早上坐大巴车上班,半路遇到施工改道。本来两车道的路,被挤得只剩下1.5车道。我们处于有施工障碍的一侧,按照交规,需要等无障碍的一方先行。
可问题是,恰逢早高峰,大家都赶时间,无障碍的一侧,车子一辆接着一辆不停地开过来,像沙丁鱼群一样,我们这一侧的车一点向前的机会都没有,就被完全堵死在那里,一动不能动。
关键是,在最窄的位置还停了一辆园林施工的车子,车上装了一车的绿化树木,更让这条路的通行雪上加霜。看这样子,只要对侧道路的车子不让行,我们这一侧就动弹不了。
焦急时刻,大巴车师傅朝园林车子喊话了:“你把车子挪一下撒,位置这么窄,你还停在这里。”园林的车子显然不愿意挪动,但两人你来我往,交涉了一番,最终他还是不情不愿地挪走了。这样一来,路就宽了一点点。
大巴车就开始一点一点地往前挪,哪怕对方不让,也见缝插针地挪。
那架势,看得我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可千万别擦上了,要不真的直接把这条路给堵死了。
看看后面的人,大家也都伸长了脖子在关注着,好像和我一样紧张。
对侧道路的车还是一辆接着一辆通过,一点没有让步的样子,可师傅也不怕,但凡遇到两辆车的间隙,师傅就挪一点,哪怕对方不让,他就这样一点一点地挪。
终于眼见着车头越过了障碍,顺利把斜着的车摆正了,一踩油门,唰地通过了。那一刻,觉得师傅的样子好帅。
想想,这个时候要是遇到个新手,恐怕就只能一直等在这里了。
关键时刻,确实很见开车的水平。
02
其实,何止是开车的水平,关键的时候,是最考验人的时候。
多年前,因为工作的关系,采访过不少优秀的企业老板。一开始,我都特别好奇,觉得这些老板可能天生就命好。
但接触得多了,了解得多了,才发现一个共性:他们本来很普通,但关键时刻的抉择,却让他们变得不普通。
尤其是回想起那些人生中的至暗时刻,他们会觉得充满了考验,但也正是经历了那些考验,才会出现一个崭新的局面。
有的老板在公司面临巨大危机时,选择咬牙坚持,四处筹措资金,甚至不惜抵押自己的房产,只为保住员工的饭碗;
有的老板则在市场环境突变、产品滞销时,果断调整战略,带领团队转型,从线下销售转向线上电商,开辟出新的发展道路;
还有的老板在核心团队成员离职、企业面临人才危机时,主动反思管理问题,优化企业文化和激励机制,吸引了一批优秀人才的回归和加入。
这些关键时刻的抉择,考验的不仅仅是他们的决策能力,还有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领导力和对未来的洞察力。
他们或许曾迷茫、焦虑,也曾经担惊受怕、痛苦煎熬,但最终都凭借坚定的信念和果敢的行动,带领企业在风雨中前行,甚至在困境中崛起。
关键时候见水平,更见人性。在社会生活中,这种考验无处不在。
这可能是突发的自然灾害,也可能是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那些冲在一线的人,那些默默坚守岗位的人,那些挺身而出的人,都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担当、责任和人性的光芒。
而这一刻,同样都是普通人,但人与人之间的区别也就显现出来了。
所以啊,别看平时大家都差不多,关键时刻怎样,最见水平和品格。
03
再联想到最近一直很火的DeepSeek和《哪吒之魔童闹海》,你会发现,它们分别代表了人工智能与人类智慧两个重要的维度。
但即便DeepSeek再强大,我们也很难靠它做出一部《哪吒之魔童闹海》来。
为什么?
因为人工智能可以梳理海量资料,提供技术支持和算法优化,但最终的决策、价值判断以及那些需要冒险的创意,都离不开人类的智慧与勇气。
从饺子导演的各种采访中可以看出,在《哪吒之魔童闹海》上映之前,他经历了艰难的“熬”的阶段。
在这漫长的“熬”的过程中,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到底要不要坚持,是需要巨大的心力去抉择、去坚守和挺住的。
而这种考验,平时往往难以察觉,只有在关键时刻的抉择中才会显露无遗。
这也让我想到了电视剧《琅琊榜》中一个关键的情节,当梅长苏去言侯府请言侯出手相帮靖王的时候,二人有一段非常精彩的对话。
言侯:“朝局混乱,后宫凶险,人心叵测,陛下偏私。在此情形之下,靖王对誉王并没有胜券。我安居府邸,好歹算是一个富贵闲人,你却让我卷入一场并没有胜券的争斗当中?”
梅长苏:“是。”
言侯:“当今的皇后是我胞妹,誉王是皇后的养子,你让我帮着靖王去对付誉王,于情理不合。”
梅长苏:“确实如此。”
言侯:“不合情理又无胜券可握,先生何以提出如此要求呢?”
梅长苏:“侯爷,您可愿意?”
言侯:“愿意。”
高手之间的你来我往,比得上千军万马之间的较量。哪怕明知凶险万分,言侯爷却依然在久久地思量和沉默之后,坚毅地说出了“愿意”二字。
这两个字已经远远超越了利益的权衡,而是内心坚守的价值判断,虽千万人吾往矣,这一刻,我们仿佛又看到了那个年轻时只身退却百万雄师的惊世之才。
所以啊,所谓的担当、责任、勇气……种种品格,也只有在关键时刻才能显现出来。也是在那一刻,才能真正看清一个人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