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养育一个婴儿。
婴儿不断地感知她。
到了某个重要时刻,婴儿会被“妈妈”这个词语所吸引,婴儿想要获得它,于是,他(她)不断倾听,不断观察,不断尝试。
终于有一天,婴儿说出了“妈妈”,妈妈立刻做出欢喜回应。
自此以后,婴儿会爱上喊“妈妈”,而妈妈总会积极回应。慢慢的,“妈妈”这个有魔力的词语便会成为妈妈的一部分,并且它的地位同妈妈的地位是平等的。“有些时候,对儿童来说它并不是一种语言符号”,而只是那个人的一个特性,“它必须被提供”,这样才能使那个人的结构完整。
2
一个儿童看到一个从来没有见过的动物,有点像邻居家的猫,但是身体小很多,尾巴大很多,再小心观察,又发现它会爬树,于是开心地创造了一个好名字:“大尾巴的猫”。
突然,它跑开了,儿童激动地喊:“妈妈,它跑了,大尾巴的猫跑了!”
“是的,松鼠跑了”。
“松鼠跑了”,儿童开心极了,“松鼠跑了,松鼠跑了!”
3
在金庸的《射雕英雄传》中,江湖人大都知道“九阴真经”,然而会此武功的人却几乎没有。
郭靖无意中学会了“九阴真经”,不过却并不知道是“九阴真经”。
你愿意成为知道九阴真经的“江湖人”,还是愿意成为后知后觉的“郭靖”?
知道“松鼠”这个词语的人大有人在,但是真真正正地观察过的、感知过的却十分有限。
上面那个小心观察的儿童虽然不知道“松鼠”这个词语,但是对“大尾巴的猫”却有真切的感受和喜欢。
你会因为“大尾巴的猫”而责备你的孩子胡说吗?如果是,那么你就自以为大人了!
想当郭靖,我看未必,你很可能在不自觉中把孩子当郭靖的种子都给灭了,因为你不允许他(她)慢慢长大,因为你不允许他(她)犯错误。
4
“每一个新物体向孩子提出了一种问题情境,他就通过给新物体命名来解决这个问题。当他缺乏给新物体命名的词语时,就要求从成人那里得到它。”
命名重要,命名之前的观察、感知更重要。结果重要,过程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