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连载/南海演义(二十四)

第二十四章:星核危局下的暗潮涌动

永暑礁的夜是被咸涩海风泡透的墨块,连月光都渗不进半分。会议室的空调出风口凝着细密的水珠,顺着百叶扇往下淌,在红木桌脚积成小小的水洼——就像各国代表心里那些没说出口的算计,悄悄漫在空气里。林默站在防弹玻璃前,指尖划过玻璃上的冷凝水,窗外的海面黑得像块淬火的铁,只有远处"海巡01"舰的导航灯,每隔十秒闪一下微弱的红光,像濒死者的脉搏。

医疗室的荧光灯映得陈教授的脸泛着纸色,他枯瘦的手攥着银灰色的样本箱,指节把箱面的防辐射涂层按出浅浅的白痕。"掠夺者不是在找星核,是在找钥匙。"他突然开口,声音哑得像被砂纸磨过,"星核的能量频率能匹配空间折叠的坐标,他们要的不是一块能量源,是打开维度裂缝的密码。"赵琳正给输液管换袋,闻言手一抖,药液顺着管壁往下滴,在床头柜上砸出小小的湿痕:"那我们加密的数据......"

"像纸糊的门。"陈教授咳了两声,胸口的绷带渗出淡红,"他们能通过样本反向推导频率,就像拿着锁芯配钥匙。"他偏过头看窗外,夜色里的金色光柱还立着,光柱边缘浮动的淡紫光晕比前夜更亮了些,"三天后他们来的不是先锋队,是工程队——带着折叠设备来拆门的。"

此时"华盛顿"号航母的指挥舱里,约翰·史密斯正把技术共享协议摔在金属桌面上。协议纸页在空调风里翻卷,露出"激光聚能公式"那栏被他用红笔划的斜杠。"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发来电报,"他咬着后槽牙,指节敲着桌角的咖啡渍,"中国人的量子能源技术能让激光武器的持续时间翻倍,但他们只给了表层参数——就像给饿狼扔了块带绳的肉。"旁边的副官递过卫星照片,照片上永暑礁的实验室顶正飘着淡蓝色的能量雾,"俄国人的反物质容器图纸也有问题,他们故意改了三个焊点的参数,真按图纸造,容器撑不过十分钟。"

史密斯抓起对讲机时,指缝里渗出汗珠:"让技术组把激光武器的冷却系统数据发过去——不是核心参数,是五年前淘汰的版本。告诉中国人,这是'诚意'。"对讲机里传来电流声,他盯着照片上那团淡蓝能量雾,突然想起三天前在会议室,林默把样本箱放在桌上时,箱角蹭过桌面的声响——那声音和他年轻时拆苏联导弹残骸时,零件摩擦的动静一模一样,都是藏着秘密的声音。

俄罗斯"库兹涅佐夫"号的军官舱里,安德烈·伊万诺夫正用镊子夹着半张芯片。芯片是从击落的掠夺者残骸上拆的,幽蓝纹路在台灯下泛着冷光。"中国的量子通讯加密算法,我们的破译进度只到37%。"技术官站在一旁,手里的平板显示着乱码,"但法国人传来消息,他们的同步加速器捕捉到星核的能量脉冲,频率和我们数据库里的空间锚点对上了——只差0.003赫兹。"

伊万诺夫把芯片放在显微镜下,镜筒里的纹路像条蓝色的蛇:"把反物质容器的隔热层数据给法国人,别给完整的。"他顿了顿,指尖敲着显微镜的金属臂,"告诉他们,这是交换同步加速器的运行日志的条件。记住,要强调'暂时共享'——就像借邻居的斧头,用完是要拿回来的。"技术官刚要走,他又补了句:"盯紧美国人的激光参数,他们要是敢藏私,我们就把上次截获的'宙斯盾'系统漏洞卖给菲律宾人。"

永暑礁的实验室里,老周正蹲在"海眼二号"的舱门口抽烟。深潜器的外壳还沾着深海的淤泥,淤泥里混着几缕银色的纤维——是昨晚遇到的水下飞行器被电磁脉冲弹击中后,飘在海里的残骸。"那东西的能量罩不是金属的。"他用烟头戳了戳舱壁上的划痕,"像冻住的蓝光,子弹打上去会弹回来,电磁脉冲却能让它僵住——就像用磁铁吸住指南针。"林默蹲在他旁边,手里捏着菲律宾潜艇的残骸照片,照片上的潜艇外壳有个圆形的洞,边缘融成了暗红色的铁水,像被烟头烫穿的纸:"陈教授说,这是空间折叠波造成的。"

老周把烟蒂摁在甲板的积水里,滋滋冒白汽:"折叠波?是把潜艇像折纸一样捏碎了?"林默点头,指尖划过照片上的洞:"掠夺者在测试武器的威力,也在测试我们的反应速度。他们知道我们在共享技术,故意在黄岩岛动手——就像猫捉老鼠时,先拨弄几下玩具。"这时赵琳跑过来,手里的平板亮着红光:"林队,美国传来的激光冷却系统数据有问题!我们用量子计算机模拟,发现这套系统在高温下会短路——他们给的是陷阱!"

林默站起身时,甲板的积水沾湿了裤脚。他望着远处的金色光柱,光柱顶端似乎裂开了道细缝,像被针尖扎过的玻璃:"把我们的量子能源基础原理发过去,不给应用参数。"他顿了顿,声音沉得像深海的水,"告诉史密斯,这是'对等共享'——他给我们淘汰的冷却系统,我们就给理论公式,想让理论变成能用的东西,得拿真东西来换。"

第二天正午,各国技术专家在会议室吵得面红耳赤。美国专家把平板拍在桌上,屏幕上是量子能源的理论公式:"这是糊弄三岁小孩!没有应用参数,这些公式就是废纸!"俄罗斯专家冷笑,指着反物质容器的图纸:"你们的激光数据才是废纸!我们按图纸装了冷却管,结果昨天测试时差点炸了实验室!"法国专家转动着蓝宝石戒指,戒指在阳光下折射出的光点落在样本箱上:"同步加速器的日志我们可以给,但中国必须提供星核的能量耦合频率——精确到小数点后六位。"

林默突然把样本箱推到桌子中间。箱子在桌面上滑过,带起一阵冷风,各国专家的争吵声戛然而止。"这是星核样本的能量图谱。"他抽出张透明的胶片,胶片上的蓝色波纹在灯光下起伏,"前半段是基础频率,给你们。后半段是耦合参数,等你们把完整的技术数据交上来,再给。"他指尖点着胶片的边缘,"现在不是藏私的时候——昨晚菲律宾潜艇的残骸里,我们发现了这个。"

他把一张照片推过去,照片上是块焦黑的金属片,上面刻着幽蓝的纹路,和掠夺者飞行器上的一模一样。"掠夺者在潜艇上装了追踪器,"林默的声音不高,却像冰锥扎进空气里,"他们知道我们在合作,也知道你们在藏私。你们手里的技术数据,在他们的空间折叠武器面前,就像纸糊的盾牌。"

史密斯的手指在照片上摩挲,金属片的焦痕硌得他指尖发麻。伊万诺夫突然笑了,从公文包里掏出块芯片:"这是我们破译的掠夺者能量编码,完整的。"他把芯片放在样本箱上,"换你们的量子通讯加密算法——完整的。"苏菲·杜兰德摘下戒指,放在芯片旁边:"同步加速器的日志,现在就传。换星核的耦合频率——现在就要。"

林默拿起芯片时,指尖和伊万诺夫的指尖碰了下,两人的手都很凉。会议室的空调还在滴水,这次水滴落在样本箱上,发出清脆的声响。赵琳悄悄凑过来,低声说:"陈教授说,星核的共振频率刚才又跳了一下,比上次更明显。"林默抬头望窗外,金色光柱的裂缝更宽了,阳光从裂缝里漏出来,在海面上投下道歪斜的光带,像道正在愈合的伤口。

傍晚时,技术融合终于有了进展。美国的激光武器接上了中国的量子能源装置,试射时一道红光穿透云层,把远处的靶船炸成了火球——持续时间比之前长了整整三分钟。俄罗斯的反物质容器换上了法国的隔热材料,测试时容器壁的温度稳定在零下271度,没有丝毫泄漏。法国的同步加速器通过量子计算机调整参数,射出的射线成功在干扰器外壳上打穿了个小孔,孔壁凝着层白霜。

林默站在实验室的观察窗前,看着那道穿透干扰器外壳的射线,突然觉得掌心发紧。陈教授拄着拐杖走进来,白大褂的下摆扫过地面的电缆:"别高兴太早。"他指着屏幕上的能量曲线,"掠夺者的空间折叠技术,本质是扭曲三维空间。我们现在的武器能打穿外壳,却打不穿空间扭曲层——就像用箭射影子,没用。"

这时老周冲进来,手里的声呐图纸抖得像风中的树叶:"黄岩岛海域发现大面积能量异常!不是一个点,是一片——像块被水泡涨的海绵!"林默抓起对讲机时,听见自己的心跳声盖过了设备的嗡鸣:"让歼-16编队立刻升空,'海眼二号'下潜到两百米,密切关注能量异常区!"

对讲机里传来飞行员的声音,带着电流的杂音:"林队,我们看到了——海面上有片透明的'墙',波浪撞上去会弹回来,像撞在玻璃上!"林默跑到指挥中心,大屏上的卫星图像里,黄岩岛以东的海面确实有片不规则的区域,海水在那里打着旋,却越不过那道无形的边界。

陈教授突然瘫坐在椅子上,拐杖"当啷"掉在地上:"他们开始折叠空间了......不是为了抢样本,是为了把永暑礁整个圈起来。"他指着屏幕上的异常区,"这片区域会慢慢扩大,最后把星核所在的位置包进去,到时候就算我们毁掉样本,他们也能通过空间坐标找到星核。"

林默抓起样本箱,箱盖的锁扣硌得他手心生疼:"把样本转移到深潜器里,藏到海底三千米的海沟里!"陈教授摇头:"没用。星核的能量会穿透海水,他们能追踪到。"他突然抓住林默的手腕,手指冰凉,"唯一的办法,是用反物质武器炸掉空间折叠的锚点——但反物质武器的当量要精确到克,多一克会引发海啸,少一克炸不掉锚点。"

这时史密斯冲进来,手里的平板亮着激光武器的参数:"我们的激光可以定位锚点!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刚传来数据,空间折叠会产生特定的引力波,激光能追踪到!"伊万诺夫跟着进来,公文包敞着口,露出里面的反物质容器:"反物质我们有,但需要法国的同步加速器校准当量——他们的射线能精确到微克级!"

林默看着他们,突然想起昨天会议室里的争吵。此刻史密斯的领带歪在一边,伊万诺夫的袖口沾着咖啡渍,苏菲·杜兰德的戒指少了颗碎钻——那是刚才调试设备时不小心蹭掉的。指挥中心的时钟滴答作响,指向晚上八点,距离陈教授说的"三天后",还有不到十二个小时。

窗外的金色光柱突然剧烈晃动起来,裂缝里涌出淡紫色的雾,把永暑礁罩在里面。林默拿起对讲机,声音比雾还冷:"各单位注意,准备执行'破壁'计划——激光定位,同步加速器校准,反物质武器发射。记住,我们只有一次机会。"

对讲机里传来整齐的回应,像块铁板砸在地上。林默望向大屏,黄岩岛的能量异常区还在扩大,边缘已经触碰到"海巡01"舰的船头。老周在对讲机里喊:"深潜器下潜到三千米了,这里的海水在发光——幽蓝色的,和掠夺者的能量束一样!"

陈教授慢慢站起来,走到大屏前,枯瘦的手抚过屏幕上星核的三维模型:"星核在共鸣......它在害怕。"林默握住他的手,那只手抖得厉害,却很烫。远处的海面上,淡紫色的雾里突然闪过几道银亮的光,像有鱼从雾里游过——是掠夺者的飞行器,它们来了。

指挥中心的警报声突然响起,尖锐得像要划破耳膜。赵琳盯着雷达屏幕,脸色惨白:"空间异常区加速扩大!还有十分钟就到永暑礁了!"林默深吸一口气,按下对讲机的发射键:"激光武器,锁定引力波源!同步加速器,校准反物质当量!反物质容器,准备发射!"

大屏上,一道红光从永暑礁射向黄岩岛,像根烧红的针。紧接着,同步加速器射出的蓝线跟上红光,在半空交汇成点。最后,反物质容器从"海眼二号"里弹出,拖着白色的尾迹,朝那个交汇点飞去。

林默闭上眼,听见窗外传来震耳的轰鸣。他知道,这一次,他们赌的不只是星核,是整个人类的未来。当他再睁开眼时,大屏上的空间异常区正在缩小,淡紫色的雾像退潮般散去。陈教授笑了,笑声里带着泪:"成功了......我们暂时挡住了。"

但林默看着光柱上那道始终没愈合的裂缝,心里清楚,这只是开始。远处的海面上,还有更多的银亮光点在雾里闪烁,像一群等待捕猎的狼。他拿起样本箱,把它紧紧抱在怀里——箱子是凉的,里面的星核却在发烫,像颗跳动的心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