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洋诀3.6.9亚欧盟主帖木儿---兵发北元计划

3.6.9亚欧盟主帖木儿---兵发北元计划


小武惊讶道:“中国内部的大决战?你指的是……”


八角呵呵一笑,道:“帖木儿早就知道明朝正在发生内战,并且已持续了四年,内部动荡不堪。作为‘世界征服者’,光有西征的光辉战绩还是不足够的;跛豪也一直在等待合适时机、以东征中国。而向‘无远弗届’的成吉思汗看齐,才是帖木儿的终极理想。因此,明朝内部混战打得越久,对他越有利。”


“然而无巧不巧的是,就在决定西亚命运的安卡拉大决战划上句号的同一个月,决定东亚命运的靖难大决战也划上了句号!1402年7月13日,朱棣的大军攻入了南京,明朝历史就此翻篇:建文帝‘失踪’,‘永乐大帝’取而代之!”


小武恍然点头道:“原来靖难之役和帖木儿西征,几乎是同时结束的!明成祖朱棣进入南京、定鼎天下,也就比跛豪在安卡拉击断雷神之锤,早了那么15天而已!”


“不过,帖木儿为何对中国的政局变化这么敏感呢?居然得到消息如此之快!以至于放了奥斯曼突厥一条生路?”


八角微笑道:“如同撒马尔罕的那三条大路一样,跛豪的野心也是向南、向西、向东的。他不会因为南征、西征的胜利就彻底满意了,因为东征才是更伟大的目标和更艰巨的任务。如果不能在中国战场取得胜利,‘世界征服者’之名又怎算得上名副其实呢?”


“而且无人不知蒙古帝国的核心就在中国这里。若不能征服中国,帖木儿的功业也就不能同成吉思汗相媲美---这是当时已经66岁(实际可能过70岁了)的跛豪在世上唯一的追求了。”


小武微微点头,皱眉道:“这倒也是,不然帖木儿也不会长期探查东方的情况。”


八角呵呵笑道:“而且,无论帖木儿的祖上是突厥人还是蒙古人,反正都是东方人。若是不敢打回东方去,如何证明自己的伟大?所以帖木儿对于东征中国也是布局已久,每年无论他在那里,探子们都会将中国发生的最新重大情报、源源不断地传送过来。”


“帖木儿担心,明朝政局就此稳定了以后,他将再无机会东征,所以匆忙回师首都休整。跛豪计划花一年时间筹集兵力(20至50万),备齐所有作战物资,然后马上开始东征!”


小武点头道:“我记得帖木儿先前是向明朝称臣的。可见他的策略跟明朝初期非常相似---是‘深挖洞、广积粮、缓称王’!跟大多数英雄不一样,他完全不在乎自己的名声,只求能够笑到最后!真是个天生的阴谋家!”


八角呵呵一笑,道:“帖木儿笃信‘谋略深远者必将取胜’,所以既藐视一切其它人都会畏惧的困难,又自甘于卑下的地位---只要有利于自己图谋的最终得逞。所以他才自居于暂做明朝的藩属国,并自1387年起不断遣使‘进贡’。然而除了甜言蜜语的奉承表文以外,从不向明朝汇报河中地区的实际有用信息。”


“有时候明朝也会派遣大臣出使河中,不过除了糖衣炮弹之外也接触不了太多实情。而当帖木儿真正露出爪牙、大杀四方之前,于1396年至1398年两次扣押了明朝来使,以免建文帝知道自己的战绩以后防范自己,甚至会干预和掣肘西亚政治。”


小武点了点头,笑道:“帖木儿很重视信息战呀!只许他了解中国内部的信息,却不允许中国了解他的信息!不过,明朝获得信息只是依赖一些使臣,跛豪依靠的却是众多的探子、或者说间谍,当然也有使臣,说明他在情报方面还是技高一筹的。”


“不过既然如此重视情报,帖木儿难道不了解进攻明朝的地理难度吗?大军不但要穿过新疆大地、而且要通过河西走廊!茫茫数千里沙漠和戈壁滩,几十万大军难道都是骆驼不成?恐怕还没看到明朝主力,他的部队早已垮了!”


八角摇了摇头,微笑捋须道:“我打包票,跛豪的计划是绝对不会走河西走廊的!事实上由于东征之举的中途流产,很少有人知道帖木儿打的真正算盘!”


“直接攻打明朝的话,一定会遇上大麻烦,这点帖木儿当然知道。所以曲线进攻,才是更好的办法。为此,跛豪手中还握有一张王牌,还没派上用场呢!”


小武诧异道:“一张王牌?还没有用过?是什么呢?”


八角捋须微笑道:“帖木儿一直都喜欢收留流亡者。在撒马尔罕这种人有不少,对帖木儿的谋划有着巨大作用。”


“比如,先前从白帐汗国流亡过来的蒙古人脱脱迷失,就彻底改变了金帐汗国的局势。又比如,从小亚细亚流亡过来的一些突厥首领,又极大地造成了西征奥斯曼的决定性胜利。但是,一个更加重要的流亡者,刚刚随着跛豪的探子、来到了撒马尔罕,顿时让帖木儿东征的信心大增。他就是---本雅失里。”


小武大为奇怪,怎么也想不起来本雅失里是谁,便道:“此人到底是谁?竟如此重要?”


八角呵呵一笑,道:“明朝建立以后,元朝其实并没有灭亡,残余人马只是撤退去了北方大漠,所以可以改称北元。北元的大汗依然是忽必烈一系的子孙,虽然由于明朝征伐而不断衰落,但好歹仍在代代相传。”


“无巧不巧的是,就在1402年,也即安卡拉大决战和靖难大决战的同时,北元的最后一个大汗被部将鬼力赤所杀。后者随即建立了鞑靼汗国,并且自立为可汗,跟黄金家族和蒙古划清界限(他说鞑靼人不是蒙古人),借以获得明朝的册封。”


小武似乎有点明白了,点头道:“后来明朝的北方变成了鞑靼和瓦剌两部,原来是从蒙古或北元分裂出来的。也许他们首领认为,只要不是成吉思汗的子孙,明朝就不会攻打他们,反而会册封安抚、给一些好处。”


八角点了点头,道:“而本雅失里,正是被鬼力赤所杀的北元末代大汗的独子。”


“大草原上当然也有帖木儿的探子。见北元王朝突然灭亡,大汗已死、而太子无家可归,这种‘奇货可居’,实乃天赐。于是赶忙找到本雅失里,鼓动他立刻跑去撒马尔罕,请出‘仁义盖世’的‘驸马帖木儿’给自己做主!”


图表25十五世纪的亚洲全图

图表25十五世纪的亚洲全图

图片来自互联网


小武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帖木儿想先去蒙古草原摆平北元残部(瓦剌与鞑靼),然后再南下与明朝比较一下谁短谁长。”


八角微微一笑,捋须道:“情报人员带回了本雅失里,等于给跛豪打了一剂强心针---他心中顿时有了东征的全盘策略。回撒马尔罕以后,他第一件事就是好好安慰一下国破家亡的本雅失里,同时引导他皈依回教。”


“随后帖木儿宣称,作为黄金家族忽必烈一系的唯一传人,本雅失里毫无争议的仍是元朝皇帝和蒙古大汗。与此同时,‘谦虚’的跛豪开始自称‘苏丹’,因为与欧洲各国要进行外交活动,实在不好意思在来往书信中落笔为‘埃米尔’帖木儿---主要是对方不好意思。”


“不过,对于部下要求帖木儿称大汗、或者大帝的请求,帖木儿表示了拒绝。因为有本雅失里在此,自己这个‘金刀驸马’怎能与成吉思汗的嫡系子孙相比?”


小武哈哈大笑,道:“帖木儿实在是过于低调呀!只是做人能力太突出的话,别人恐怕也不允许他继续低调呀。”


“但是我现在也明白了---跛豪心里不见得不想称帝,但是中华未灭,本雅失里就还有用,帖木儿若给自己加冕则无法同其相处!”


八角点头笑道:“帖木儿消灭的国家虽多,但确实还没有剪灭所有敌人,所以仍要‘缓称王’,毕竟本雅失里的黄金家族嫡系传人身份是极强的道义武器。等到挺进蒙古草原的时候,跛豪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不管面对的是蒙古人、鞑靼人、瓦剌人,试问谁敢不服?”


“在中亚历史上,虽说帖木儿已威名盖世,依然很难超过黄金家族的影响力。即算到了后世,重陷分裂的河中部落们依然为了拥立黄金家族后裔还是帖木儿后裔而争吵不休;总体上仍倾向于黄金家族。这才导致帖木儿的子孙背井离乡,转去印度开创了莫卧儿王朝。所以,跛豪虽被属下尊称为‘大帝’,也为无数人知晓和接受,但事实上‘大帝’一直是个非正式称呼!”


小武点了点头,笑道:“明白了。蒙古帝国嫡系传承的道义大旗,帖木儿是绝不肯轻易放弃的。这种思路跟曹操曹丞相是差不多的。”


八角微笑道:“从1403年开始,帖木儿在撒马尔罕坐镇了超过一整年都不止,并且也没有打过任何仗。在他漫长的亲征生涯中,这段空窗期显得极为罕见;然而他并不是在休息或者准备退休,而是在紧锣密鼓地为东征做好一切准备。最终,他筹集到了可能是50万的兵力,但是对外宣称多达130万!”


“这一年的时间也是欧洲各国使者趋之若鹜地前来撒马尔罕、拜见帖木儿之时---作为安卡拉大决战的胜利者,欧洲各国争相前来献殷勤是可以理解的。”


“因为西欧人突然发现---帖木儿大帝有能力解决此前一直无解的两大问题。一是,只要双方协议联合夹击奥斯曼、痛打落水狗,很可能将这令欧洲人头痛无比、但又无可奈何的刺头连根拔起。二是,丝绸之路的贸易一直因战乱而货价飞涨,但只要有了帖木儿的强力保证,或可让商路重启。东西商队从此畅通无阻,对大家来说都是有利可图的事情。”


图表26帖木儿近乎永不休止的征战示意图

图表26帖木儿近乎永不休止的征战示意图

图片来自互联网


小武连连点头,微笑道:“难怪欧洲人大都喜欢帖木儿大帝,还是那个原则:远处的野蛮人要比近处的野蛮人更好一些!”


八角微笑道:“不过帖木儿的战略重心显然已经不在西面了,而是聚焦于东方,也倾向于利用外交手段来解决西部剩余问题,于是双方一拍即合。”


“来自西班牙、法国等地的使者团,在撒马尔罕得到一言九鼎的‘大帝’和颜悦色的接见,不由得马屁横飞、宾主尽欢。这些人回去后凭自己的感受写下各种见闻、纪实和小传,造就了欧洲人心目中的‘帖木儿大帝’---显然要比‘丑类’奥斯曼突厥好得太多了!”


小武哈哈大笑,点头道:“我现在彻底明白了---为什么在欧洲人写的书里面,总是褒帖木儿、贬奥斯曼!这决定了他们对历史的态度!”


八角呵呵笑道:“不过,也有欧洲的使者记下了一件‘骇人听闻’的事情!在撒马尔罕1404年初的一个宫廷宴会上,帖木儿同时邀请了各国的使者参加;其中有一群来自东方的人,穿着奇怪的官服。”


“在宴席进行到一半的时候,穿着古怪官服的领头人情绪激昂地不知道在对‘大帝’说着什么,而且是很不尊敬的样子。但说来也奇怪,帖木儿自始至终没有发火。”


小武奇道:“这些东方的来人,是蒙古人?还是明朝人?”


八角眨了眨眼,笑道:“是朱棣派来的明朝使臣。他们在指责帖木儿数年没有进贡,而且先前两次扣押了明使,不知是何缘故?所以当面质问。当翻译解释了内情之后,欧洲各国的使者不由得大骇---天下无敌的帖木儿帝国竟然是明朝的藩属国!”


小武也是大为惊讶,道:“帖木儿和明朝已翻脸在即,又何必对明使客气?而且又何必让明朝使者同欧洲使者参加同一个宫廷宴会?”


八角笑道:“在帖木儿正式发难以前,其实并不想同明使说话。先前也用装病的缓兵之计将明朝来使拖了几天,可是这次的来使十分强硬,不愿意一直待在馆驿里。帖木儿只得派人安抚并承诺:在宫廷宴会上明使就可以同各国使者一起见到大帝。”


“毕竟还没到撕破脸的时候,帖木儿的想法是---在宫廷宴会上各国使者对自己争相奉承,必会让明使感到势单力薄、从而老实一些。然而明使却不吃这一套---好容易见到了帖木儿本人,如何可以不完成自己的使命?”


小武大笑道:“原来如此。这下子尴尬了,帖木儿如何回应?”


八角捋须微笑道:“但无论明使如何嚣张,帖木儿就是不能发火。因为他大致了解明朝的情况---永乐皇帝朱棣绝不容易对付,而且应该是自己此生的最后一个敌手。”


“对方派来使者很可能就是来侦察自己的---所以杀不得也骂不得。任何轻举妄动都可能让明朝军民预先有所提防,那么东征之举就会事倍而功半了。”


小武恍然明白道:“面对着‘征服世界’的最后一场大赌,帖木儿决定投入自己的一切!而且必然小心谨慎,绝不在细节上犯任何错误!”


八角点头笑道:“所以,擅长演戏的帖木儿大帝只能先承认自己有错;又说过段时间自己将会亲自去中国‘进贡’,向明朝皇帝解释并带去贡品,无需使者大人担心。”


“这样说便可以给双方一个台阶下,先化解掉目前的尴尬再说。当然,此话也可听做一种战争的暗示,就随便永乐皇帝怎么去理解了。不过,明使总算可以带着他的话回去复命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