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一:打架
打架是两个人必修课,早上起床后,打架。哥哥说弟弟:“哎呀,你能不能别跟我打架了,我是顺产,你是剖腹产,我们俩生出来的方式不一样,你喜欢打架,我性格不喜欢打架!”
顿然,我惊呆了,天,这是我的刻板印象的投射吗?我告诉老大,我说,嘟嘟,你别介意二嘟跟你打架,人跟人性格不一样,他好动,性格骨子里喜欢打斗,其实,你是一个文静安静的男孩。
随想:
孩子们的世界有独特的理解视角,会迁移接受的知识。但是,也总有惊喜带给成人。
场景二:踢球游戏创意比拼
哥俩楼道踢球,我出去观战,游戏升级,变成了击中靶子游戏。
太小,这边命中目标看不到,我在想办法指导换一个大的清晰的目标,俩人在激烈的期待中踢球,愉悦感新体验,全神贯注投入游戏中。
每个人期待命中,每个人有惊喜也有失落,在体验中感受成败和得失,胜败乃兵家常事。
学会了一种淡然的心态,学会了创意游戏,虽然不出门,也能在游戏中升华,找到幸福感和成就感。尤其是老二第一个首次命中,手舞足蹈,无可比拟的开心。
场景三:跳绳升级版,单腿挑战赛
楼道里,二十多连续挑战成功,孩子失去目标后的松懈。我在思考如何调动积极性,开始单腿跳绳行进,一切皆有可能。特别是过年那次在公园小组合作跳绳,最高12个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孩子潜力无穷,父母的鼓励和欣赏,坚持,陪伴,都是一种力量。
老二的自行车技术升级,拐弯丝毫不减速,已经游刃有余。
动手,放手,一定要给予孩子自由。
场景四:妈妈又吵架了
家务事争执各执一词,斗嘴很常见,孩子理解为吵架。看到妈妈伤心生气会很有眼色躲开,怕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孩子看到我平和后,会告诉我:你对孩子大吵大喊,会让孩子害怕。
你说,你作为一个妈妈,都说改毛病也不改,还是没有学会控制情绪。
孩子,很敏感,会察言观色,也会讲道理,很客观理性分析,同样,我也会把感受分享给孩子,我为什么难过。
场景五:捕捉孩子敏感期—无数
今天读孙瑞雪的《捕捉孩子的敏感期》,写到孩子数的逻辑,数的认知,包括抱一抱寻求安慰和安全感,在老二身上体验的异常明显。
前几天哥哥学习几加几,他旁听会很多,会跟哥哥出题,也会一些简单的五以内的加法。
四岁三个月的孩子,拍球没有哥哥多,难过。哥哥早上拍球1000个,是十个100,他是九个100,心有不甘。说,哥哥无数多,而我不是。
我说,可是你是第一个突破的,接近一千的,你是第一个勇敢的挑战者啊,孩子看到我们的欣赏和赞美,心情舒展开来。
场景六:我们的压岁钱
初一,红包,祝愿,了解人民币和数字大小,钱的用途,钱的概念。
对孩子来说,成长是一个仪式感和概念,失去了农村过年的快乐体验,城市里圈起来的年,已经索然无味。没有蒸汽腾腾的烟火灶,没有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没有走街串巷的磕头拜年,没有守岁上供的点蜡烛,没有端着馒头挨着门墩放的敬畏,没有烧香的祈祷,没有了呼朋唤友的追逐打闹,我真庆幸孩子有互相做伴的童年兄弟啊!
年,是一种味道。年,是一种记忆,年,是一个往事。
今年,却无精打采,因为父亲生病,因为未能回归故乡,因为没有了至亲陪着过年,好好过日子,对得起父母的牵挂和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