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文学家约恩·福瑟的剧作《名字》讲述了一个畸形家庭的故事。一个年轻女孩意外怀孕,男朋友没有工作,于是,她只能回到那个她曾经一度逃离的家。可是,她回到家后,家人并没有热情地对待她,家里的气氛因为她和男朋友的到来反而变得尴尬。
剧中,有很大一段是写孩子的父母讨论应该给孩子起一个什么名字。女孩起的名字男孩不满意,男孩起的名字女孩不满意。名字是什么?名字不仅仅是一个称呼,也是一个人的身份。孩子的父母讨论孩子的名字,是因为他们想给孩子一个合法的身份。可是,这次讨论却是没有结果的。所以,孩子是否能够得到一个合法的身份就让人疑惑。
剧中有一个女孩的童年好友,他是唯一一个有名字的人。换句话说,他是唯一一个得到剧作家身份认可的人。其余角色,因为没有很好地承担角色身份的责任,所有剧作家不愿赋予他们名字。剧作的最后,作家暗示读者,女孩和男孩最终会分开,女孩会和这个童年玩伴在一起生活。这个童年玩伴的存在让女孩的未来有所依靠。
《名字》这部剧作没有曲折的情节,但是人物的对白充满情感张力,剧作中涌动着诗意。这部剧给予读者最大的启示别人并不一定靠得住,一个人不应该总想着依赖别人,而应该做一个具有独立生存能力的人,降低对别人的依赖。毕竟,这个世界上没有多少人有义务对自己好。别人善待自己是情分,不善待自己是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