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句论语-学而-君子食无求饱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评思】

先思:若一个人对外物没有太多要求,而是专注与自身言行态度,则他可算做真正追求学问。

怀瑾说:不求享受饮食住处的奢侈安逸,而重视精神的提升。行动快速,言论谨慎,看书去修正处世之理,就是好学。

https://www.xyyuedu.com/zhuzibaijia/lunyubiec/32998_7.html

钱穆说:心思在学习上所以无暇顾及饮食住所;勤勉做事弥补不足,不将话说满而留有余地;“正”询问是非,向有道德的人了解是非。为此三者,才说好学。

http://www.guoxue123.com/new/0001/lyxj/002.html

朱熹说:不求安饱,因为心思在学习上;勤勉做事弥补不足,不将话说满而留有余地;如此却不骄傲,而仍能向具有真知的人请教,并试图正确的理解是非,则可以称为好学。

http://www.guoxue123.com/jinbu/0401/01lyjz/000.html

总结:

相同点:追求学问的人一般并不在个人饮食住所方面下功夫。他们行动力强而能补正漏失,不对事物妄下短论。

不同点:

1.什么是“有道”:南怀瑾认为当指书,钱穆和朱熹则认为是指向人请教。

2.“正”的意思:钱穆解为询问是非,朱熹虽提到是非,但却将“正”解为询问,却更接近南怀瑾的“修正”或“理解”。

后评:判断一个人是否有学者的品质,首先看他的时间分配,真正的学者必然没有花大功夫在个人饮食居住上。其次是看他是否有执行力和严谨的素养,如果他具备了这些品质,并且专注于对真知的探索上,那么可以断定他是一个致力于学习研究的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