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的开始是说主角在另一个地方的生活。帮人扫雪,通下水道。生活艰辛,家庭幸福。
有一天,他接到来自曼彻斯特的哥哥去世的消息。
哥哥离婚多年。姐妹在另一个地方生活。只有一个16岁的儿子。
电影的60分钟前,讲的是哥哥死后的情况。
男主和侄子去听遗嘱时,才知哥哥要他当孩子的监护人。
电影的60分钟时,那时男主还住在曼彻斯特。
因为自己的疏忽,冬季烤火时,房子着火,孩子死了。
男主面临着,侄子不想离开,而他也不想呆在曼彻斯特。
(直到如今,我才觉得一部电影代表着一个人生活价值观。对白是最显著的证明。事实上,自己认为好的那才是真的。)
终于把它看完了。心里有一种遗憾不知道是因为电影还是人生。
忽然想起老家的一位姐姐。
三十多岁生下双胞胎,四十多岁丈夫得病死去,不久后双胞胎其中的一位遇到车祸死去,没有人看到车祸的发生。
她开始彻夜不眠,整夜抽烟。这是我后来听到的。
当我见到她时劝她保重身体,她说,她现在活着没劲,早死更好。可以早点跟他们一起了。
我沉默的不知道说什么好。
有些事不真实的放在自己身上是无法体会的。我不相信感同身受这回事。
有一点是说,这样做对自己的生活有用吗?它只会让人越陷越深。
抽去了骨头应该就是这样子了。
不能好好活,却又不想死。
痛苦的代价不能只有这个。
有时候我们的一些选择代表着我们的无能软弱,是不是会有一些借口藏在心里了呢。
为那些失去的生命默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