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月蕾
“怎么办?我还是忘不了他。”橘子姑娘一脸无奈地问道。
“删其电话,断其QQ,去其微信微博,删其所有。”我毫不犹豫地回答。
“我是这么做的啊,可是微博删不掉啊。我取消关注后,仍然忍不住搜他的微博,然后一条条地刷。你看他又找了一个新女朋友,新女朋友还挺好看的。”
我顺势看了几眼,说道:“哪里好看?有眼袋,腮帮子有点鼓,法令纹那么深,一点都不好看!”
“唉,我只希望他们能好好地在一起,希望他不要再负了她。”
“这跟你有什么关系?”我疑惑不解。
“因为这样,他现女友会和我一样伤心啊。”橘子姑娘竟然怀着一颗“圣人”博爱的心,真是不可思议。
“那又怎么样?他已经和你没关系了!”
<1>
11月底的北京,已经迎来了好几场冬雪。踩着未化完的雪,迎着温煦的阳光,我和橘子姑娘游荡在北京的街头。此时,她已结束在某著名新闻网站的实习,并准备回南方的学校开题。与男友分手已经半年多,她对他一直念念不忘,关注他的一举一动;而男友与她分手一个月左右,就牵手了另一位学妹。
我怀疑橘子姑娘太闲,所以才会想入非非,而橘子姑娘说很长一段时间都在忙,也就最近一段时间想东想西。我说:我帮你去骂他?橘子姑娘摇了摇头。“那你为什么忘不了他?”“毕竟曾经爱过,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能那么快找新女友,我也不知道我比新女友差在哪里。”
我知道无论如何评价她前男友的现女友,都是不恰当的。夸那女孩漂亮,橘子姑娘无疑会伤心;夸那女孩不好看,橘子姑娘心里会升腾起一股不甘的戾气:我哪点比不上她?果然,中了后者。
离别的时候,我劝慰道:“单身是最好的增值时期。好好学习、好好工作吧,你值得更好的人。”
而另一边,我认识的一位男性朋友苦苦追了女神六年,还因为她考上了研究生。最后女神与别人在一起了,而他和女神成为了好朋友。我直言道:“干嘛要在一颗树上吊死?”他倒坦然回答:“我的青春已经被狗吃了。”
感情中的过分执着,是一种病。这种病或许源于我们的“完形倾向”:当我们看到一个缺了口的“圆”时,我们会说我们看到了一个“圆”,并在脑海中补全缺失的一部分。在感情中,同样如此。或许是补足原生态家庭中缺失的爱,或许是源于“有始有终”的完美要求,不少人都希望能够拥有一段从一而终的感情。
所以一旦喜欢上一个人,便会投入自己感情的全部;所以一旦有人从一段感情中退出,另一方久久难以释怀。
<2>
我并非不喜欢痴情的人,也并非鼓吹“速食爱情”。梁山伯与祝英台双双化蝶,董永和七仙女鹊桥相会,这样的爱情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坚守的价值。我们的父母辈多是相亲结婚,或相敬如宾或吵吵闹闹却也安稳度过了几十年。如果可以,我们何尝不期望“执指之手,与子偕老”?
只是时代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时光宛如一列火车,载着我们急速奔向前方,来不及欣赏两旁的风景,此时此刻已被深深碾过。在这个飞速变革的社会,我们既要把握前进的方向,又要在工作、生活的繁杂琐碎中游刃有余。恋爱中的双方,如果能够彼此关照对方的心情,实属不易;如果能够相亲相爱地在一起,更是使旁人艳羡不已;倘若一直保持如胶似漆的亲密关系,则堪称“奇迹”。爱情,并不是“雪中送炭”,只是“锦上添花”。很多时候,我们甚至忙得没有时间去欣赏这是怎样的一朵花,更别提对一个人念念不忘了。
<3>
在人际交往的环境中,如果圆A和圆B分别代表两人的生活空间(经验、兴趣爱好等),而两人重叠的生活空间AB就是他们交流的环境,是甲乙两人“共通的意义空间”。AB占据面积越大,两人传播的效果越好(但绝不可能完全重合)。
情侣或爱人之间的交流,是典型的人际交往。如果你的女神并不想扩大你们之间的“意义空间”,何苦浪费六年青春?如果你的恋人要减少你们的交集,自己慢慢撤向外围,难不成你要一路滚过去保持原有的交集?
感情中男人对女人的控制、女人对男人的依赖,如果过了头,都将成为一份“甜蜜的负担”,而任何一方的受不了都会导致提前退出。我不想说,即使AB两个圆百分百相交(何况这也是不可能的事),A、B也是两个不同的个体圆。“你若盛开,蝴蝶自来。”如果我们做不好自己,又怎么能吸引到别人呢?如果我们能做好自己,又何必要去控制或依赖别人呢?
<4>
感情中的男女,无论是执着于依赖抑或执着于控制,都会使感情变味,除非“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而缘分已尽,好聚好散便是,过分执着于逝去的爱无异于把心丢进一口墓里,感受外界的缤纷繁华,而内心已丧失喜怒哀乐。
内心对一个人或一段感情念念不忘,究竟是对这个人割舍不下,还是对曾经的付出难以释怀?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我们都需要摒弃失恋尤其是“被失恋”导致精神和肉体上的“双重痛苦”。若想不痛苦,便要把当初所有美好的回忆抽丝剥茧般从现实生活中丢弃、从脑海中剥离,而这个过程却比长久的隐痛更甚千倍。删除所有联系方式,丢弃所有与之相关的物品,尽力忘记每一个曾经值得被铭刻的瞬间。
尽管如此,那些曾经打动人心的温馨话语,无论多么简单,都会在别人提及时被敏锐地捕捉到;那些曾经嵌入生活的点滴行为,无论多么普通,都会被有意无意地触及。祛除那些回忆,如同在心上剜了一刀;时间让受伤的心慢慢结痂,待到任风再怎么吹都无动无衷时,心已变得坚强。
《神雕侠侣》中的郭襄,因杨过为其大办16岁生日宴会而难以忘怀,后对杨过渐生敬慕。18岁开始出门游历寻找神雕侠,22年的时光踏遍了大半个中原,未果。40岁顿悟出家为尼,终生不嫁,最后成为峨嵋派的创派祖师。这份执着,让人心生敬畏,也让人心疼。
时光,终将教会我们很多道理;时光,也终将治愈这种感情的执着。哪怕耗时长久,哪怕伤痕累累,帷幕落下,一切都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