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母亲眼里,除了春节,其他的都不算节日,更何况这个中西合璧的母亲节了。因此,我也没有打算就这个节日给母亲准备什么礼物,或者祝福。不然,那尴尬的必然是我!不过,我还是想用文字给母亲画个像。
母亲最常说的一句话是: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到就受穷。小时候,家里日子过得紧巴,但依然过得井井有条:双方老人都照顾到,孩子们也都健康成长。我们家这井井有条的日子自然离不开母亲的计划。
母亲送走了双方的老人,几个孩子也都长大成家,日子过得也算舒展。可是,母亲还是会时常念叨起那句: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到就受穷。母亲说这话时,多半是她说给弟弟听的。她总是认为弟弟花钱大手大脚,没有计划性,不能做到“吃饭穿衣量家当”。
现在的年轻人中,不少人属于月光族,或者是提前消费型。如此看来,母亲所主张的计划性是毫无问题,且非常必要的。但是,社会在发展,消费观念也随之变化,有时候母亲的计划性似乎也是对生活的一种束缚。
与这计划消费有关,惹得双方都不高兴的莫属这买东西了。这在我的母亲那里体现的尤为明显。
记得刚上班那段日子,我虽然挣得不多,但还是想给母亲买几件衣服。因为网购经验不太丰富,以至于为买的棉袄太瘦了,而裤子又过于肥大了。尽管我告诉母亲不合适可以退换,但依然被她数落了一通。其实,即便我给母亲买的衣服正好合身,也会被她数落一顿,因为她对我的数落不是因为衣服不合适的问题,而是衣服本不该买的问题。
之后,我就很少为母亲买衣服了,以免两相都不愉快。很难想象,母亲如今不再抱怨儿女为她买东西了。这份功劳应归功于我的弟妹,她的儿媳妇。据母亲的话说,如果总是那样的话,以后真的就没有人给买了。
如果说计划是母亲被生活所迫的话,那么坚韧执着就是母亲性格的底色。
母亲常说,我就不信咱们干不成,别人能干成的,咱就干成,因为咱们不比别人少一只胳膊,少一条腿的。如果一回不行就两回,两回不行那就再来一回。
母亲这些话不是空话,而全是她的生活经验。别的不说,就看母亲做糖葫芦的那屡战屡败,最后赢来了游刃有余,我们就知道了“失败乃成功之母”到底是什么意思了。
如果你看过李娟的《遥远的向日葵地》,如果你还记得文中的母亲播种了四茬种子才仅仅保住了来年的种子,你就会对坚韧执着有一个深刻地具体地认识。是的,我的母亲就如同那位母亲一样坚韧而执着。
灵活,也是我母亲的一大特点。我的母亲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但是她总能在生活中发现一点商机,且总能小挣一笔。
做糖葫芦是母亲所做的最大的小本生意了。初次之外,她还卖过粽子,粽叶,也卖过玉米,还有红薯秧和葱秧等。母亲每次都说,我觉得这个能行。真就如母亲所说,每次都行!
母亲的灵活还在于能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且效果尚好。在这里,我只说母亲为我们做鞋的这一件事情。
我们小时候,除了凉鞋,其他三季都要穿母亲亲手做的布鞋。为了鞋子的好看,很多同龄人的鞋子是要被母亲绣上一两朵花的,或者匝上别的什么装饰图案的。可是,我的母亲嫌那样费时费力,然后另辟蹊径——直接用格子布给我们做鞋。如此既简单省心,还出其不意的好看。
后来,我们说到这个事情。母亲说,她年轻的时候不是很会绣花,主要是负责地里山里的劳动。如此看来,我的母亲不单单心眼灵活,还是个扬长避短的聪明人儿呢!
如此可爱的母亲,也有她执念的一面:母亲看不惯我早上晚起这一点,自始至终。我和母亲的关系很好,除了在早起这个问题上。就因为这个问题,我们常常不欢而散,又各自抱怨。
去年夏天我回娘家小住,去年冬天母亲来我家小住,似乎母亲对我早起的要求没有那么激烈了,而我对早起也没有那么抗拒了。其实,自从做了母亲之后,我早上起的越来越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