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板斧被衍生得各不相同。
阿里管理三板斧其实在阿里也被称为九板斧。
腿部力量(基层管理三板斧)分为招人、开人(Hire & Fire)、建团队、拿结果;
腰部力量(中层管理三板斧)分为揪头发、照镜子、闻味道;
头部力量(高层管理三板斧)分为战略、文化、组织能力。
马云说的“三招”,其实说的是进行有效管理的三个核心环节或动作
由湖畔学院承接开发了一整套干部培养体系,就是后来的“管理三板斧”。
管理三板斧:这里有两个概念,一个是以实战场景为基础的管理能力培养方式,即传说中的三天三夜不睡觉、高强度的场景化培训项目,应用最为广泛;另一个是指提升管理能力的方法:揪头发、照镜子、闻味道三种手段。
阿里巴巴管理三板斧,力在塑造一个内心强大的,视人为人的,使命驱动的优秀中层管理者,通过组织和平台的力量,打造企业管理团队的梯度成长和发展的基础,并在管理者成长中,真正促进整个组织的成长,这大概就是一个要活102的企业的厉害之处了。
第一个层次:初级管理者的Manager Skill
◆ Hire & Fire:搭团队、招人从主管到经理,都是由业务线管理人员负责的;HR和政委更多是辅助,给框架、体系。
◆ 建团队:阿里极其重视团队。一个基层管理者,一定要能打造出自己的团队。
◆ 过程和结果:作为一个基层管理者,首先在业务层面,能抓得了过程,拿得了结果,掌控得了人。抓过程是阿里管理者必须实打实能够做到的。
第二个层次:中级管理者的Manager Development
主要的方法是揪头发、照镜子、闻味道。揪头发可以锻炼一个管理者的“眼界”,照镜子修炼一个管理者的胸怀,闻味道修行一个人的心力。这些最核心的是让企业管理者具备管理力。
第三个层次:高级管理者的Leadership
领导力主要包括文化、 战略、 组织能力。
其实三板斧不是具体的某三招,而是一种结构化的思维方式,作为干部培养的神器,三板斧在阿里的成功体现在方方面面。
阿里从1999年创业到今天,从一个只有18人的小公司到今天拥有5000亿市值的经济体,只用了19年时间,可以说是光速发展。去年11月,阿里重回香港上市;双十一,天猫更是创造了2684亿元的交易额,历史性记录由此诞生!
不仅如此,在中国500强的企业中有超过200家的CXO都是从阿里巴巴出来的:滴滴打车创始人兼CEO程维、美团网COO干嘉伟、大众点评COO吕广渝、瓜子二手车首席战略官陈国环、去哪儿网COO张强、闪电购COO王永森.....
这些人全都是公司的掌门人,叱咤一方。而最为关键的是,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是被管理岗位所成就的,都是被“阿里管理三板斧”成就的。
关键时刻能化腐朽为神奇,不能忽视的前提是他们对普世价值、对商业常识的充分尊重与坚实恪行,但最最关键是:阿里巴巴有一个非常系统的组织和文化传承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