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池塘中,氧的主要来源有光合作用和空气扩散(包括强化扩散,即机械增氧)以及偶尔化学增氧;氧的消耗主要来自饲料、氧债以及部分因过饱和而扩散到空气中。剩余氧是没有增氧装置的水体饲料投入量的基础。当所投入的饲料的氧消耗量大于光合作用的剩余氧量时,水体就会出现缺氧。对于池塘养殖来说,提高溶解氧浓度有利于饲料中能量的释放,说白一点,溶解氧越接近饱和,饲料效率越高、饲料系数越低,饲料中碳和氮转化成鱼虾蛋白的比例也越高,污染也就越小。选择出几个适合于积累碳汇的养殖品种以及形成了一整套合理混养、搭配模式,并总结出一套高效科学的氧债管理技术,使得我国传统池塘养殖产量能够遥遥领先于国际水平。
氮的功劳是构成生命的载体——蛋白质。氮决定了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在池塘养殖中,氮是浮游植物生长的基本营养素之一,缺氮的水体浮游植物无法生长繁殖。所以,养殖前期培藻时也需要氮肥。任何生物的代谢终产物对自身有毒。氨氮是水产动物代谢的主要终产物。因此,高浓度的氨氮对养殖动物有毒,其致死浓度不同养殖品种不同,同一品种在不同生长阶段对氨氮的耐受性也不同。此外,氮是生物体蛋白构成成份,氮的含量决定了养殖环境生物的总量。氨氮过量是直接引起鱼虾病害和引起池塘生态系统退化、恶化和崩溃而导致鱼虾病害的重要根源。
池塘是一个集鱼虾生存、饵料生物生产与养殖污水净化于一体的环境。我们以前注重提高池塘生产力来生产更多天然饲料以满足养殖动物生长的需要。而现在我们可以完全采用全价人工配合饲料取代天然饵料的培养,大多数人总以为天然饵料在投喂人工饲料的池塘中可以忽略。近年来池塘天然生产力几乎完全被忽视。殊不知,天然生产力也是池塘自净能力的具体表现。天然生产力降低意味着池塘自净能力降低。我们一方面提高养殖密度,提高饲料投入以求高产,而另一方面又忽视了天然生产力的净化作用导致池塘承载能力降低。这才是病害发生的本质!
清塘、干塘、晒塘、撒石灰、揇泥以及多层次混养是提高池塘饲料承载能力非常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