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子罕篇
9.25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孔子说:“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主忠信。
忠字,拆开来看是中、心,中于自己的心,尽己谓忠。
信字,拆开来看是人、言,言而有信谓之信。
忠,讲的是对自己,忠于自己的内心,不自欺。
信,讲的是对他人,言而有信,有信用、讲信用,信用是一个人最大的资产。
忠信,就是对自己负责,也对他人负责。
勿友不如己者。
这句的争议在于不如己,这三个字。
把这三个字理透,则一点就通了。
大部分人争议的根源在于,把不如己,用现代汉语的意思来理解了,理解成:不如自己。
这一定是不对的,也不符合儒家的整体价值观。
不如己,关键在于这个如字,如,就是像什么一样,这是如的本意。
所以,不如己,指的是不像自己一样的人。
勿友不如己者,这就是说不跟志不同道不合的人交朋友,不跟自己价值观、价值取向不一致的人交朋友。
这才是勿友不如己者的本意,这样就通了。
过则勿惮改。
人性的弱点,就是过则惮改。
而要做一个“高级”的人,就要克服人性本能的弱点,过则勿惮改。
做到像颜回一样不贰过,那就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不断更新,人生就会有一个螺旋式地上升。
而过而不改,就会陷入到一个“轮回”里,出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