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皇叔三顾茅庐,为求卧龙辅之以筹大业。
一顾,安邦定国之策,被博陵崔州平指天命不可违,徒费心力;其中有个小插曲,就是刘备说了一大串头衔后被看门小童一句“我记不得许多名字”怼回去了,于是就说直接叫我刘备好了。从这也可以看出刘备的涵养,这也为后来埋下了伏笔。
二顾,济世安民之术,颍川石广元,汝南孟公威遂言可自行上马寻卧龙;看到这里,大家不觉得巧么,偏偏就见到了除孔明之外的相关人士,是不是就是一场面试,而一顾的时候直接是淘汰了,而二顾则是通过了一面。进入二面阶段,面试者诸葛均,小童已言先生在家,而知道刘备要找的就是诸葛亮,为什么引至诸葛均处,只能说明一切都是套路,而刘备在均说出亮乃家兄时肯定也就明白了,遂礼数备至,喝斥张飞,都是为了留下一个好印象。于是进入三面,诸葛亮岳父,一少,再一老,备均敬之,此时印象该是好到了极致。为什么说是套路呢,从备扣门问童子开始,说明是同一个人,因为并没有自报家门。而在描写诸葛均时,特意注明是,少年。并且在备要上马欲行之际,童子忽招手篱外,言老先生来也。备又滚鞍下马,言是卧龙,施礼敬之。只能说套路太深。
三顾,天下苍生之念;终于进入了最后面试阶段了,刘备更加礼数周全,先遇诸葛均,忙施礼,后又称小童为仙童,在前面都不曾出现此称呼。并且直言,刘备专来拜见。看到没,这就是一顾的时候改了称呼,没有那一大串的头衔了。后又等亮睡醒,张飞那暴脾气大吵大闹难道没惊动诸葛亮?我不信,所谓你永远也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刘备深谙此理。所以面试通过,可以进行下一步约谈了。最后,一句“先生不出,如苍生何”,抱得卧龙归。
自此,三顾茅庐成了坚持的典范,可是却也忽略了一点,坚持的前提是明确的目标,而坚持的辅料是为达到目标而做出的改变。我想,若不是刘备一步步的改变他的策略,一步步把套路走下去并演技超群,就算再怎么坚持顾下去,也不可能达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