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理由就,层次就比较深了。
过完春节,人会变懒。过完周末,人会变懒。甚至,过完一个晚上,人都有可能会变懒。
也就是说:只要我想,我随时都能变懒,和春节没有直接的关系。这却是为什么呢?
第一部分 原因分析
1. 对自己不自信、担心勤奋之后结果依然不好,那时,就无法归咎到“懒”,只能归咎于自己“笨”、“没本事”。这太残忍了,哪有谁会心甘情愿承认呢!这么说来,“懒”,反而是保护自我认知的防御机制。
2. 有一些回报周期长的事(比如个人IP创业、健身运动、阅读写作)等等,坚持三两天,还没有到达拐点之前,是看不到效果的。这段时间就特别容易“懒”,特别想放弃。(其实这也符合第2篇说的:没有反馈就没有动力)。
3. 对自己有一些限制性的信念:我就是个运动白痴、做完很费脑的事情后就一定要休息、我早上起不来......所以当运动、早起、烧脑的写作,这些事情还没开始干,就满怀抗拒,坚定地认为:我一定干不好。过去做不好,现在仍然做不好。
4. 并不是真正的懒,而是对某件事情投入太多,耗费过多精力。比如我今天本来打算自由书写,这原本只需要在情绪脑的指引下把自己头脑里的想法可视化,清空大脑的“思想”库存,达到和自己对话、清理过多想法的目的就好了。但是思维才干忍不住要蹦出来发挥发挥,一旦打开理性脑分析原因,就决定一定要写个一二三、一定要什么金字塔写作结构,于是,就这样写到了第三篇。
既然分析了这么多原因,那么不要停,给自己想想对策吧?
第二部分 对症下药
1. 过于小心地维护正面的自我认知
反向地思考:如果我可以接受自己不够好、可以接受自己的无能,会有什么后果?什么都没发生,你,还是那个你;世界,也还是那个世界,一切如旧。既然如此,那么,选择接纳和选择不接纳,殊途同归,我何苦死死地拽住“我不能接受自己不够好”的信念不放呢(因为结果都一样)。
积极心理学一直提倡“接纳自己的不完美”,这其实引发了一个悖论,即“如果我坚持不接纳自己,那我能接纳那个不接纳自己的自己吗”?当然可以,只是“不接纳自己“、“心怀对抗”,难道不需要耗费精力吗?花了那么多精力“排斥自己”,却和无为而治接纳自己的结果是一样的,何苦白白浪费自己的精气神?
2. 回报周期太长,坚持不下去
除了前一篇里说到的:给自己正向反馈之外,还有别的方法吗?
把自己的积累可视化。为什么简书会有日更挑战,每天激励你说:今天是你坚持日更的多少多少天?为什么许多健身app也有类似功能?还有各种打卡小程序、打卡行动营?这些app都在做同一件事:把积累可视化。当我们看到:原来不知不觉间我已经走过这么多了,你会不会更有动力坚持下去、维护flag屹立不倒?
寻找同伴。一个人坚持或许很难,如果同行的路上还有别人,不算孤单的一段旅程会让我们觉得:哇,原来我不是一个人。
积累正面感受:当你又一次打卡成功、又一天完成写作、又一天完成训练目标,那一刻你的感受如何?抓住这个瞬间,记录下幸福的体验,一定会强于仅仅存在于脑子里的“颅内高潮”。大脑体验一遍初始的幸福、记录的过程又体验了一遍幸福感。幸福感加倍,这也是给自己正向反馈的一个方式。
3. 限制性信念。
我们对一件事情的“恐惧”、“厌恶”不是凭空捏造的,一定是基于我们过去生活中的不良体验。
就像我,从小体育成绩很糟糕,跑跳项目一律是全班倒数第一,所以就导致我对运动有抵触心理,坚定地认为"所有运动我都做不好”。
诚然,人的运动协调能力,有一部分是天生的,和同龄人相比,我确实有劣势。但现在我运动,目的不是为了考试成绩,而是为了增加免疫力、让自己精力更充沛。况且,毕业之后,不会有人和我比赛,要求我一定要达到某个成绩了。
4. 过度发挥”思维“才干
首先,意识到自己正在过度发挥,就是改变的第一步。对于思维过于敏捷、分析力过于强悍的小伙伴,我们要做的是合情合理地使用,而不是信马由缰地任由思维发散。
现在这个阶段,我能想到的几个好方法便是:
结构化思维。让每个想法条理清晰起来。
人为地规定一个思维发散时间,到了时间就必须停止思考,去做别的事情。
在力竭之前主动休息,不要等到疲惫的感觉非常清晰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