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最终相对优秀的人,都有共同的特征:拥有很强的自我驱动力。“自我驱动力”来自何处?什么决定了“自我驱动力”的强弱?
1、都说英语很重要,但,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四年,前后十六年,许多人就是搞不定英语,而且有的是听说读写都不会。为什么?
2、而在许多特殊地方,常用语言交叉,很多人就是“天生”的双语使用者,即使是智力障碍者。应该是,习得一门外语,并不需要很高的智商,甚至可能不需要智商。
3、原因在于:“用英语”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根本就不是刚需。事实上“不用也可以”,虽然有倒也可以,可“没有的话顶多就是有点怨念而已”、、、而有的人就是刚需,那需求越刚,学得越快,学的越好,没学会学好时,也要“凑合着用”,然后就逐渐熟练了。
4、很多人觉得英语重要,是因为周围的人都这样认为;通过英语考试才是刚需,所以大学生通过四六级考试后就不去碰任何相关英语的材料;其实不论英语、健身、还是其他技能,当它无法影响你的生活的时候,你都不能感受到它的重要性。
5、(李笑来)在“用”英语方面毫不含糊。因为阅读对其是刚需,乃至读书成为其最大的“娱乐项目”,连影视都排在后面;对虚构类的就直接看影视,而非虚构类的,都要直接阅读原版书籍,而不是译版。这样,用英语阅读就成为了刚需。然后,英语怎么会不好?特别在读方面。
6、同样,有的人善于分析,也因此能做出更优的选择;有的人善于琢磨,也因此有特立独行且正确的见解;有的人善于说服别人,也因此必然有更强的影响力。为什么?是什么驱动他们不屈不饶地成长为优秀的人?因为寻求真相是刚需,分析能力是刚需、、、既然是刚需,为了满足它,需要学什么他们就去学什么,需要用什么他们就去用什么,需要克服什么障碍他们就去克服什么、、、谁也挡不住。
其实学习任何一种技能,都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困难。
7、俞敏洪有句著名的话:优秀是一种习惯。这话是对的,因为所有的刚需,都必然显示为“习惯”,如同我们一开始就习惯了“到点了就要吃饭”一样。许多人把这句话当作俞敏洪向员工洗脑的工具,这朴素而锋利的方法论,他们只当作了“鸡汤”,根本不可能去深究背后的原理而去实践。
8、对优秀的人而言,他们对待事情的态度基本一致的:要做,就要做到最好,起码是自己能做到的最好。注意,是最好,而不是好或者很好。大多数人做不到第一,做不到最好,他们不会因此难受,也许曾经难受过,但多年过去,早就习惯了。(有个段子说坏消息是40岁之前穷困潦倒,好消息是40岁之后习惯了穷困潦倒)
9、正确的刚需才是一切驱动力的源头。有的刚需不会令人进步,如有的人刚需是“不吐不快”,有的人刚需是“活在过去”,好汉只提当年勇,总慨叹世风日下。
10、过去二十年科学家对大脑的认识,有个重要的结论:大脑是可塑的。宏观上看没有什么变化,但微观上肯定不是,经过训练,大脑灰质的厚度肯定是增加的。不断重塑大脑的,其实就是一个人的自我驱动力,这就是刚需。
留言摘抄:
1、对于喜欢阅读的人来说,看书从来不是痛苦,而是根本停不下来的乐趣;对于喜欢锻炼的人来说,健身从来不是煎熬,而是一种生活方式。这就像对于喜欢打游戏的人,如果让他停下来不去做,反倒是一种折磨。所以天生条件弱,周围环境差都是借口,重要的是能不能找到一个非做不可的理由,让这个你想学习的技能,真正成为自己生活中的刚需。
2、之前说过的“特立独行且正确”的人,其刚需是主动分析。对他们而言,把事情做成是远远不够的,他们还希望找到背后的原理和相应的逻辑关系。他们不停地探寻真相,直到找到自己满意的答案。
3、有些人的刚需是“找借口”,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总是能够在第一时间找到各种理由,说服自己放弃。在这个大坑里,无数的人在挣扎。
4、“等待”是我们常用的借口:等我到了**岁,我就要如何如何;年龄的增加并不保证能力的提升;如果是刚需,根本不会等待一分钟,即使做不好,也会硬着头皮去做。
5、有种刚需是天生的:好奇心。我们小时候,天生对各种知识抱有好奇心,学习是快乐的,每知道一个新的知识,都如获至宝;但随着年纪增加,原本好奇心的刚需逐渐削弱,直到我们最终只为了考试而学习。所以如果你现在有某种刚需,一定得好好保护,因为它比想象中脆弱。所以少跟孩子们说“哪儿来那么多问题?”。
2017年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