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有1714 字,阅读大约需要 4 分钟。
新接到学校的一个通知,要安排一位老师上一节市级的多文本阅读公开课。多文本阅读比教材中的单篇阅读教学难度要大一些,这种课型对上课者的要求比较高。这次上课指定在小学低段年级上这个要求加大了上课者的难度,一年级学生识字不多,阅读能力刚刚在起步,这课只能在二年级上,据我了解,低段的多文本阅读课大多都是以童谣、儿歌为主,上这类似的课,要想在别人的基础上有所超越,真的很难。
这个难题,交给谁呢?我踌躇不定。这次上课的压力不小,能接下这个任务的老师不多。 即便让我这个经验相对比较丰富的老教师来上,也未必能上好。关于多文本阅读,之前我都是以指导教师的身份参与学习和研究的,但自己从未真正上过公开课。
“要不,你去试试?”领导不经意的一句话顿时让我陷入了矛盾之中。我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上公开课了,尤其像这种在低年级上多文本阅读的公开课,具有很大的挑战性。上好了,不但可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教学教研能力,还能为更多的老师提供低段多文本的阅读课例。但如果没上好,那就……
反复思量后,我决定给自己一次机会。报名后,我便投入到这节课的准备中。
事实上,上这课的难度之大完全超乎了我的预期。因为这次上课的议题是自己拟定,就这一点就让我有些后悔了。我将低段的教材通读了一遍,又在网络上观看了一些低段多文本阅读的文本与课例,一直都没有找到合适的议题。我知道自己的教学风格不太适合选择“童谣和儿歌”类似的文本,那选择什么呢?为了找到切合自己的议题,我和几位志趣相投的好友开启“聊书模式”,在两三次深度交流中,很快我找到了自己想要的议题——“面对不同的意见,怎么办?”因为这个议题既与二年级下册的几篇课文相关,又与二年级孩子的生活联系密切。
但这个带有“思辨性”的议题面对的是二年级的孩子,难度的确很大,教研员听说我想上这个议题,首先就提醒了我。但我的教学风格比较适合这类似的议题。思来想去,我决定就上这个议题,再大的难度,也要克服!
首先是文本的选择。课内文本的选择,《小马过河》与《大象的耳朵》这两篇文章都符合这个议题,作为我这节课的引子,但在反复比较中,我发现两篇文章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上,《小马过河》相对更好一些。课外文本的选择,既要考虑文本的内容的多样性,同时还要考虑文本来源的可靠性,为此,我用了整整两周的时间选定了两篇文本《鸡妈妈的新房子》《小猴吃瓜果》。
其次是教学设计。这个议题与口语交际比较贴近,但又与口语交际不同。它是通过课内文章习得思维的初步经验,再进行同类多篇文章的比较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去获得这个议题的结果,并能尝试去解决生活的类似问题。而口语交际则是通过生活中的一些案例,直接引导学生“面对生活的不同意见,怎么做?” 。这两种课型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在设计的时候要注意这个问题。
教学设计完成后,需要在试上中不断完善修正。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环节的落实,学生的课堂生成,设计的合理性……一系列的问题在试上中一一呈现。为了更好的看到自己教学设计中的问题,我把每一次磨课的内容都进行了录制。每上一次,就录制一次,在回放视频中找问题。为了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的设计问题,我邀请了教研员、几位老师听课、同我一起研课。为了上好这节课,每天的时间被我安排得满满当当。除了完成自己本身的教学任务,还挤时间到二年级去磨课,晚上就看录制视频,找问题,查找资料,与朋友研讨,并及时调整或修改自己教学设计。那段时间,感觉很累,但每一次思考和修改带给我的却更多的快乐,这种体验是很久未曾有过的,既熟悉又陌生。
临近上课前一天,我居然失眠了。因为教学设计最后一天才真正确定,几乎每上一次都有修改。所以担心自己忘记一些内容,就刻意去记,没曾想就失眠了。上课那天,六点就起床,开始准备。还好,我上的是第一节课,孩子们表现超乎我的预期。整节课,我全心投入,孩子们思维的火花频频迸射,思辨效果达到了预期,得到了与会老师们的一致好评。一个月来所有的努力与付出没有白费,一颗高悬的心终于落地。
感谢学校给予我的信任,感谢两位教研员的精心指导,感谢身边所有给予我支持和鼓励的人。但我最想说的是,感谢自己勇敢地走出舒适区,接受挑战,让我遇见了一个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