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没有主体的宗教信仰,它以强大的自信和包容接纳了众多的宗教流派。唐朝的教派很多,儒释道此时已成三足鼎立之势,还有外来的景教、拜火教、摩尼教等,它们在发源地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排斥和打压,但在唐朝却得到了礼遇和尊重。
佛教自两汉传入中国,至唐代达到鼎盛。《西游记》 第十二回,唐玄奘出发前往西天取经,唐太宗李世民执酒相送,和他结拜为兄弟,称玄奘为“御弟”。太宗御指拾一撮尘土,弹入酒中,殷殷嘱托:“日久年深,山遥路远,御弟可进此酒: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这个情节虽有虚构的成分,但李世民亲自为玄奘翻译的《瑜伽师地论》写了序言《圣教序》却是史实,由此可见佛教受到的重视。
看了这个故事谁能相信唐太宗原本是信道教的。因为道教教主老子姓李,唐朝王室也姓李,他们对老子尊敬有加,自称是老子的后裔。高祖李渊尊老子为始祖,规定三教次序以道为先。太宗李世民极力推崇老子,称“老子为帝室先系”,下诏扩建太上老君庙。高宗李治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封老子之母为“先天太后”,封老子之父为“先天太皇”,并下诏书改鹿邑县为真源县。武则天称帝后并不逊色,于载初元年下诏改真源县为仙源县。不知一向清心寡欲,崇尚无为的老子,对于后世获得的这些热闹的头衔该作何感想?
景教是基督教中的一支聂斯托利派,在公元431年,这个教会的领袖聂斯托利在欧洲被判为异教徒革职流放,他的追随者逃到了波斯。在公元635年,这个教会的一位叫阿罗本的主教到长安传教。对于这个在欧洲的故乡已经被摧毁了200多年的教派,长安给了它极高的礼遇。
唐太宗派丞相房玄龄率领仪仗队欢迎,亲自听了阿罗本的讲道,建起了一座景教的教堂。唐太宗还为这个流亡的教派写了诏书,诏书里边有16个字:道无常名,圣无常体。随方设教,密济众生。大意是:大道并没有确定的名称,圣人并没有确定的体型,那又何妨在各处存在各种名目的传教活动呢?让它们静静地帮助百姓。
由此可见唐太宗开放的宗教观。这是一种开放的学习的思想,唐太宗照顾国内外的各种教派的这种思想,也可以称之为共生宗教学。唐太宗在宗教上的开放态度促成了一个非常好的精神成果,那就是以后的中国一直没有产生过一教独大的现象,没产生极端宗教主义,这在一定程度上,滋养了中国文化的长寿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