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春天》教学实录(节选)
师:现在谁能向大家大声地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写谁?
生: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位盲女孩安静。
师:是呀,这个女孩是盲女孩,盲女孩就是双目怎么样?
生:失明。
师:双目失明的人眼前是一片——
生:漆——
师:没关系,大声说。
生:黑暗。
师:是的,她的眼前是一片黑暗。这个盲女孩多大啦?
生: 8岁。
师: 8岁。做了一件什么样的事?
生:触摸春天。
师:她触摸春天具体做了些什么事?
生:这位盲女孩拢住了一只花蝴蝶。
师:是呀,她拢住了一只花蝴蝶。这个女孩拢住了蝴蝶之后然后又把蝴蝶怎么样了?
生:放了。
师:放飞了那只蝴蝶。
师:同学们,请你赶快找到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找到了吗?
生:找到了。
师:我们一起读一读这段话。
生:春天来了。
师:读得好极了。“流连”是什么意思?
生:“流连”的意思是留恋不绝,舍不得离去。
师:哦。我们常常用“流连”组成的一个四个字的成语是什么?
生:流连忘返。
师:是呀,流连忘返。盲童安静总在哪里流连?
生:总在繁花似锦的小区的绿地上。
师:因为这个绿地上,春天到处繁花似锦,什么吸引着她?
生:花香吸引着她。
师:恩,浓郁的花香吸引着她,所以她总在花香中流连。可见这个盲女孩对这片小区对这个花园充满了什么呀?
生:喜爱。
师:充满了喜爱,喜欢花儿,喜欢闻花香就喜欢春天。有谁能够用朗读把春天的美丽和安静对春天的喜爱表现出来呢?
生:春天来了。
师:你读的真的很美呀,春天真的很漂亮(掌声)。同学们,让我们像某同学那样,把这段文字优美地读一读吧。
【分析】
这是一堂阅读观摩课的教学片段。整堂课是用提问来推动教学的。可是,教师的提问质量则要低劣得多,几乎所有的答案都来自于文本,虽然课堂中充满了 “热闹”的问答,但学生的能力与观念却不太可能得到任何发展,说得严重一点,这种提问,这种低效课堂就是在浪费学生的生命!
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是为了更好地引领学生把握教学文本,通过问题引领的方式促进学生思考,把握教学内容。
课堂提问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把握文本教学目标,依据目标才能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通过问题的解决达成目标。二是切实把准文本的教学重难点,通过问题的方式分解 重难点,使之变成一个个小问题,变成一级级小台阶,引领学生一步步地解决问题,最终 突破重难点。其次,必须具有学法意识。问题的设置应该能够引领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自主探究逐渐解决问题,从而达到不教的目的。最后,需要具有技巧能力。问题的设置要在“巧”字下功夫,既要有一定深度难度,更要有路径的引领,因为问题不是目的,学习才是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