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一篇文章提到当前应急部门放灾、减灾、救灾信息化工作中所面临的数据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指挥决策能力的欠缺。今天围绕这三个问题,从信息化层面如何来解决和提升相关能力进行进一步思考。
一、如何构建基础数据环境?
1、打通部门数据壁垒
以普查成果应用系统建设作为整个全市灾害风险普查工作目标,汇聚各职能部门业务和成果数据。通过系统接口实现业务数据实时同步,通过流程审批实现涉密数据交换,从而实现部门之间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
2、消除数据孤岛
通过整合省、市、县各级应急相关业务系统数据,形成防汛防台过程数据、应急保障与救援决策基础支撑数据的连接与汇聚。避免因系统独立开发所形成的数据孤岛给业务工作开展带来的负担。
3、普查成果数据治理
在全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成果汇交规范基础上,结合本区域防灾、减灾、救灾具体业务需求和场景,对普查成果按照时间、空间、灾种、行业、部门等维度进行标准化治理。
二、如何提升灾害风险防控能力?
1、丰富风险识别手段
打通各职能部门数据环境,借助物联网技术丰富实时感知数据采集手段,融合风险识别技术手段和历史灾情数据分析,更早、更准确地发现潜在的风险区域。
2、开发风险分析工具
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基于区域地理空间信息、普查成果相关的承灾体和重点隐患状态及风险属性、危险因子变化趋势,分析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及风险发生可能造成的影响和损失。
3、打造风险评估模型
在风险识别所确定高风险区域内,对可能造成潜在威胁和伤害致灾因子危险性和承灾体脆弱性进行分析和评价。对风险的性质、范围和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综合的计算和评估,形成具备持续迭代改进能力的评估模型。
4、提升预警发布能力
以行政区划、预警区域、任意位置和区域,结合区域内影响对象风险等级,通过短信、小程序、公众号、单兵等多种终端渠道进行精准靶向发布。
三、如何提升应急智慧决策能力?
1、救援过程可追溯
通过调取灾害事件周边范围内实景观测设备获取现场及周边实时影像资料。同时系统对接已有GIS调度平台单兵设备及移动APP获取其在线状态和实时位置信息,实现对救灾资源的实时动态跟踪。结合语音、视频通话等功能实现对救援力量进行实时指挥调度,并借助移动终端便捷灵活优势采集现场详细的影像资料,从而实现对灾害事件现场信息的全方位掌控。
2、态势分析智能化
通过获取实时气象站点观测资料以及预报资料,及时掌握灾害事件点及周边任意区域的天气变化态势。同时对接实时交通路况信息服务以及任意起止位置间路线规划服务为救援和撤离路线选择提供决策依据。通过结合普查成果数据对救援资源力量评估进行评估,摸清各部门救援资源的分布以及储备状况,为救灾资源合理的调度和调配提供决策依据。
3、应急预案数字化
通过打通应急预案,将文本预案进行流程和结构化分解,根据灾害事件类型、发生发展阶段、事件响应等级关联提取当前灾害事件相关部门及其具体的处置措施,为应急部门指挥指挥调度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