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富家子弟,家里家财万贯、吃喝无忧,但却生活奢侈、极为浪费。吃饺子,他只吃饺子的肚,不吃饺子的边。穿衣服,只穿新的,穿过几次就不要了。
家里有个老仆人,是个有心人。他将少爷不吃的饺子皮晒干后贮存起来,将丢弃的衣服洗净后收藏起来。老财主去世后,少爷继续奢侈浪费,日久天长入不敷出,家境日渐衰败。最后他靠乞讨为生。
有一天,饥寒交迫的少爷误打误撞,来到原来老仆人家门乞讨,老仆人把以前晒干的饺子皮煮熟了给他吃,把以前收藏的衣服拿出来给他穿,当吃饱穿暖的他得知真相后,他长跪不起……”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节俭是一个人不可缺少的美德。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节俭意识呢?
1:节俭≠守财
不懂得花钱才是真正的浪费,懂得花钱是另一种“积极节俭”。
父母要从小培养孩子对金钱的态度和习惯。比如可以带着孩子到你工作的地方看一看,让孩子明白金钱不是“手机里刷出来的”,而是通过辛勤劳动创造的。
父母要从小培养孩子正确的消费观和理财观。比如给孩子零花钱就是非常重要的金钱教育。首先,不论家境如何,零花钱都要适度,就像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给子女们的零花钱都很“抠”,他的目的就是培养孩子们的节俭。另外,一定要教孩子合理使用零花钱,比如,除了大部分用于平时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还有一部分可以用于储蓄和投资。
2:节俭≠吝啬
节俭和大方是不相矛盾的。真正的节俭是“能省的一定得省,该花的一定得花”。
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先生给年轻人的忠告: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
他的一条旧毛巾,一直使用了27年还舍不得扔掉,仍然继续使用。因为时间太长了,这条毛巾缺边少沿,毛茸茸的,有时不小心还会刺伤皮肤。他的太太十分心疼他,拿了一条新手巾想给他换一换。
但却他说:“既然能凑合着用,又何必换新的呢。哪怕是一分钱的东西,也要捡起来加以利用,这不是小气,而是一种警觉,一种良好的习惯,是一种节俭的精神!”
对于社会公益事业,王永庆先生十分大方。他常说:“有钱不去做公益,是一种罪过。”
在台湾,他让少数民族的子女到自己旗下的长庚技术学院学习护理专业,不但免除学杂费,还包吃包住,每月发1000块零用钱。
在大陆,他曾捐赠30亿元人民币,预备兴建1万所希望小学……
父母要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引导孩子做到节俭。如随手关灯不浪费一度电,随手关紧水龙头不浪费一滴水,每本作业本写到最后一页不浪费一张纸等。但是对于需要帮助的人要懂得慷慨解囊,如同学、朋友遇到困难时,要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
3:节俭≠不会生活
节俭并不是反对享受生活,而是警醒人们追求享受要适可而止。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五色、五音、五味、畋猎、难得之货”奢侈的生活会让一个人的欲望无限膨胀,生活渐渐堕落消沉,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为腹不为目”俭朴的生活才能使一个人的内心清净满足,生活过得自在快乐。
家缠万贯的少爷因为奢侈浪费,最终沦落街头、乞讨为生。直至误打误撞遇到老仆人,老仆人因为懂得节俭,方才让“乞丐少爷”过上正常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