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减负:找准关键,切实将为基层减负落到实处

       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为基层减负,持续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整治“文山会海”、过度留痕、多头考核等乱象,取得了一定的实效。在实际工作中,基层仍不同程度存在会议多、文件多、资料多等问题。要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就必须找准“关键“”,真正实现为基层减负松绑。

        要找准基层负担的关键来源。弄清楚基层负担从何而来,找准问题根源,才能对症下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上级的各种政策、措施都需要通过基层干部来传达落实到“最后一公里”。在实际工作中,一个基层单位往往需要对接多个上级部门,一名基层干部往往需要负责多方面工作。为基层减负首先要从上级减起,各级各部门当时时把基层放在心上,主动倾听基层干部心声,了解他们的实际工作状态,大力根治“文山会海”、多头考核等顽症痼疾,切实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鼓劲撑腰。

       要找准负担难减的关键原因。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为基层减负关键在落实,难点也在落实。基层负担总是减不下来,其根源在于个别干部政绩观错位,热衷于要政绩,而不是干实绩。一旦政绩观错位,工作中就会出现重“面子”而轻“里子”的问题,不顾实际地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或是以“纸面创新”“材料创新”追求个人政绩,从而持续加重基层负担。为基层减负要重点从思想上入手,引导各级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把办实事、求实效作为工作追求,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多做打基础、利长远、出实效、创实绩的事,让决策更科学、落实更高效、群众更满意。

       为基层减负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关键处精准发力,久久为功、革除积弊,激发广大基层干部担当作为的劲头和活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