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要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脑海里像打字机似的“哒哒哒”逐一呈现出这些文字,这便是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里的一段话。
借用在这里,只是因为仰慕,觉得朱先生已经把独处的妙处说到极至,也把我这个春节的状态描绘的淋漓尽致,我就无须班门弄斧贻笑大方了。
今晚按照刘冬老师的建议是就“假期中家庭关系的沟通”问题写一篇文章。看到这个题目,我呆了很久,无从下手。我想逃避,我无数次的对自己说,今天晚上不写了,可是我又知道这是我必须面对的课题。
我春节里所有的美好似乎都定格在爷爷奶奶的那个时代。
爷爷奶奶去世以后,便再也找不着家也找不着自己了。
我在哪里呢?我用茫然的眼睛扫视四周。
在房间的一个角落里,在一张破旧的椅子背后,我看到了一个怯弱的、脆弱的、恐惧的、孤独的、哭泣的自己,我慢慢的靠近那个受伤的自己,我蹲下来,告诉她:我已经长大了,我完全有能力保护你照顾你了,我们可以在一起好好的绽放我们的余年,绽放生命的光彩,我们即使不能成为一轮太阳,我们也可以成为一束光。我们不但可以温暖自己,还可以温暖别人。
我对那个孤独的受伤的自己说:我们不能再沉浸在往事里面,我们不能够在原生家庭里一直出不来,我们不再是受害者,我们的爸爸妈妈已经尽了他们的能力,把他们所能给予我们的都给到我们了,让我们感谢生活给予我们的一切吧!
那个胆怯的自己终于抬起了头看向我,并且愿意让我靠近,我小心翼翼地拉着她冰凉的手,把她慢慢的拥进自己的怀抱。
我们拥抱着走出那一个角落,我们走到户外,我们走到有阳光的地方,我们面朝大海,张开手臂深深地有力地呼吸,相视一笑。
此时耳畔有鸟鸣,鼻孔有花香,眼前有阳光,嘴角有微笑,身体有力量。
我们席地而坐,拿出手机,听微课,写文章,向每一个人问好。
这是一个寂静而美好的春节,在这里我找到了我自己,我唤醒了我的潜意识,我跟她和解了。
纵然冠状病毒横行,我内心里依然有一个声音高喊着:亲爱的爷爷奶奶,放心吧,我找到我自己了,我会快乐美好轻松愉悦地生活。我的生活里有眼前的苟且,更有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