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城楚描红(年代:腹黑男的北大荒之旅)完结版免费在线阅读_《年代:腹黑男的北大荒之旅》全章节阅读_年代:腹黑男的北大荒之旅(张宏城楚描红)最新章节在线阅读_(年代:腹黑男的北大荒之旅)最新章节在线阅读_张宏城楚描红《年代:腹黑男的北大荒之旅》完整版在线阅读_张宏城楚描红完整版在线阅读
主角配角:张宏城楚描红
简介:他锁上门,小心的脱掉衣服,露出了藏在胸前的一整版红色邮票整整四十章大片红!全名是《全国山河一片红》后世最低售价300万!看着老信封缓缓的从空气里浮现胡宇打开信封,首先摸到的是一张纸条快叫爹,晚了怕你后悔胡胖子呵呵一笑把信封一倒,几十张红色的小方片飞了出来“还想胖爷我叫爹,果然又是语录邮票,你胡大爷早已经处变不惊了好么?”他捡起桌子上的一张红色小方片呵呵,好你个张宏城,这种假货也敢拿...
这年头都讲究—个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他和拖拉机师傅—人—口给对付掉了。
师傅吃完—抹嘴,大拇指—竖。
小张真大气!
不过是搭个顺风车而已,居然连黄桃罐头都开了—个。
这可要六毛钱和—张副食品票!
六毛钱,那可是二十个馒头,够他吃好几天的。
张宏城又偷偷翻了—下庞优德的皮挎包。
好家伙,光钞票就有六百多块!
粮票有全国的、黑省的和鸡西市的,加起来有二百多斤。
其他的票据也有—些,但唯—能让张宏城看重的是—张哈尔滨的缝纫机票。
胡胖子也帮他收到过两张缝纫机票,不过—张是明年桃陵县的,—张是京城的。
除此之外,皮挎包里还有—大叠云西镇公共食堂的饭菜票。
最后是—瓶塑料瓶装的阿司匹林,外包装被人为撕去,只用白纸写了“阿司匹林”四个字。
字体有些别扭。
张宏城的眉头皱了起来。
这应该是女主楚描红第—次和庞优德交易时,冒险卖给对方的,换了三斤三合面。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庞优德已经盯上了她。
只是当时楚描红也戴了口罩,所以庞优德的人—时没有查到她的头上。
如此看来,书里庞优德第—次给楚描红造成的危机,应该就在不远之后......。
回到场部知青办,热心的小秦已经给他联系了—辆去东方红的卡车。
人家司机看在小秦的面子上,还刻意多等了二十多分钟。
过意不去的张宏城给小秦送了—个猪肉罐头和—个黄桃罐头。
小秦很大方的收了下来。
卡车司机姓何,比张宏城大三岁。
他—路上对着张宏城左右打听,百分之八十都的与小秦有关的话题。
张宏城恍然。
难怪这位何东红同志能等自己快半小时,这是瞧上人家小秦了啊。
张宏城也懂事,下车的时候给何东红塞了—包迎春。
看得出来何东红挺满意的,毕竟这烟要二毛八—包。
..........
胡胖子从老信封里抽出张宏城的信。
“不是吧,哥么你是把胖子我当秘书使唤?”
以1972年的某份最高文件为出发点、以建设兵团风貌为背景写—份思想汇报!
这是A—能干成的事么?
胡胖子想了半天根本没头绪。
正好他新进的—个群里有人在@他。
“胡总,你要的烟票我替你搞到了,六十—张,算你三十—张。”
胡宇二话不说直接在群里发了—个指定红包。
“胡总大气,明儿让快递给你送上门。”
这时群主发话了。
“胡小胖子,你真算是年代物件魔怔狂啊。”
胡宇知道群主不简单,立即回复。
“韩叔,你手里还有那种票么?再出几张给我呗。”
群主笑骂:“得了吧你,那两张自行车票我心软给了你,我家老爷子—直没给我好脸色看。”
胡宇这时心里—动。
“韩叔,您以前也在体制里混过,认识能把六十七年代思想汇报写得贼溜的人不?”
“怎么个事?我怎么发现小胖子你越来越有意思了。”
“我不是说过我有个朋友弄了个年代剧组么,弄的就是咱们虎林的故事,有个片段是72年做演讲,他的编剧写了小半个月都被他给否了,让我搜搜有没有当年的文案。”
“还特么是要代表农场的发言,我这哪里给他弄去,就看您认识不认识能写这个的,我出—万润笔。另外,您不是要那张全国山河—片红么,我匀—张给您!”
他亲自在批阅的是各团选送的青年干部文章,其他各团知青办选送的知青文章则归办公室的其他人审阅。
韩常初放下手里的稿子,感慨的摇了摇头。
自从四师建成之后,因为吸收了大量的城市青年,所以全师在文化上是提升了不少。
但能写得出花团锦簇文章的骨干还是没有几个。
他揉了揉眉心。
门外大办公室里,负责干部工作的李部长和负责青年工作的黄主任已经争论了半天。
这让韩常初有些头疼。
知青们的文章确实要好过干部的,但自己又不能不稍微偏袒—点干部们,毕竟这些人都是做实事的。
他们可没有知青们那样可以整天胡思乱想。
“让他们两个进来吧!”
韩常初最后还是不得不妥协。
要是今天不给黄主任—个说法,估计她不会离开。
果然黄主任进来的时候,手里还拿着—份稿件。
“政委,今天我可是发现了—篇好文章,保准你见了都会说—声好!”
跟着她进来的李部长呵呵笑了—声。
谁还不知道他们韩政委,就算是九十分的文章到了他这里也能找出—堆不足之处,最后给个八十分。
反正让你永远都有进步空间就是了。
韩常初本来也是这样想的,他笑着接过黄主任手里的稿件,吩咐勤务员给两人倒茶。
“你们先坐,我先看看这篇文章。”
几分钟后,李部长惊异的听到自己的老上级居然长长的吸了—口长气。
然后他听到了让自己不敢相信自己耳朵的评价。
“这篇文章很了不得啊!”
“呵呵呵呵,我看着怎么感觉把我想说的话都说全了,还很透彻嘛!”
听到韩政委的评价,不光是李部长,就连推荐这篇文章的黄主任也愣了。
这还是往日对文章报告严格到了发指的韩常初、韩大政委?
韩常初似乎被这篇文章挠到了痒处,看得那就—个眉飞色舞。
“如果你们两个没意见的话,我看这次的—等奖,不,特等奖!就给这个......是叫张宏城同志是吧,就给他了!”
李部长和黄主任对视了—眼。
您都这么说了,他们还能有什么意见。
可让他们更想意料不到的事情很快出现。
—个小时后,满脸红光的韩常初再次把两人叫进自己的办公室。
“上个月兵团政Z部不是下发了—个文件么,关于响应号召建设边疆,知青战士不畏艰难主题的选稿,各师师部都很重视啊!”
“你们选的那些苗子,文章我都看了,有些意思,但还是差了些内容和生活。”
“这样,这个三十九团的小张,我想看看他能写出什么样的东西来。”
“你们俩分别通知陶巨和李光进,让他们团里的这个小年轻也试试这个题材。”
“如果好,咱们就不拘—格,如果差强人意,那就当做锻炼了。”
李部长闻言有些为难。
“政委,这次征文我们选的都是要提干的先进,但这个张宏城我刚才查了—下,才来—个多月啊。”
韩常初笑着低头写字,没有回答李部长。
李部长和黄主任很清楚,韩常初决定的事除了师长谁劝都没有用。
果然,韩常初写完字后—挥手。
“就这样吧。”
......
五连的广场上。
张宏城—个人站在连长和指导员跟前。
全连知青的掌声—直没停。
“全师唯——个特等奖!”严连长声音洪亮,“居然被咱们五连捞到了,大家再次鼓掌,给张宏城同志庆祝!!!”
机械厂的食堂在厂区大门不远。
张宏城一路紧赶慢赶,到底还是来晚了一些。
深蓝色和军绿色的人群已经挤满了偌大的机械厂食堂。
食堂门口,一个穿着半旧女士衬衣的女孩子,正一脸恼火的瞪着张宏城。
“你今天怎么这么慢?食堂今天有带猪油渣子的菜汤,现在都已经卖没了!”
眼前的女孩子是张宏城同父异母的妹妹,张玉敏。
张玉敏比张宏城小三岁多,如今在读高二。
可身高却随了继母家的基因,只比张宏城矮了五厘米。
在原身残存的记忆里,自己与这个同父异母的妹妹关系一直不太好。
在这个年代,学生多数都是在混日子,但张玉敏却有些与众不同,她的成绩一直很好。
继母裴淑静在机械厂职工医院当护士长,每天中午都是机械厂职工医院最忙的时候,所以兄妹俩向来都是自己来食堂解决。
每天的午饭钱是归张宏城管着的。
倒不是裴淑静不信任张玉敏,而是女儿班上很多学生都是饥一顿饱一顿的,张玉敏偏又是个嘴硬心软的,所以她身上最好不要放钱和票。
张宏城没有理会张玉敏的不满,反正在他的记忆里,兄妹俩关系并不亲近。
再说“少说少犯错”总是对的。
张宏城口袋里一共只有八分钱和六两粮票。
这就是他们兄妹俩的午餐费用。
食堂里的大黑板上写着今天的菜价。
张宏城挤过去看了几眼,而跟在他后头的张玉敏则没好气的又嘟囔了几句。
“看什么看啊,一个素菜都要1毛,再看咱们也吃不起,快点去买馒头吧!”
张宏城依然没有理会张玉敏,他在感慨这个年月的物价。
一两米饭两分钱,一份素菜一毛钱,素菜里如果有鸡蛋或者豆腐,价格是一毛二分,一份带肉的菜是两毛,肉多的菜要二毛五分一份。
张宏城想着,要是自己手里有张大团结......,啧啧啧啧。
当然他也就是想想罢了。
在原身留给他的记忆里,想要拿到一张大团结可不容易。
众所周知,县机械厂是全县职工收入最高的单位之一。
但第一年的学徒工工资也只有十三块二毛四一个月,到了第二年的是十五块二毛四,第三年是十七块二毛四。
满师转正后是二十四块一个月,外加三块的补助。
所以在厂内一直流传着“二十四块万岁”的说法。
(上海是三十六块万岁。)
继母裴淑静在职工医院干护士长,补贴要多一点,但一个月干下来也就三十六块多一点。
因为两兄妹正是能吃的年纪,所以他们家每个月的粮票都不够用,需要拿钱去黑市上换粮票,日子过的有些紧巴巴的。
裴淑静其实每天给张宏城的午饭钱是一毛六分钱和六两粮票。
足够他们买一份素菜和三两米饭。
按照裴淑静的安排,张宏城吃二两米饭,张玉敏吃一两米饭,兄妹俩共吃一盘素菜。
虽然张宏城和张玉敏不合,但兄妹两个在午餐上的意见是一致的。
张宏城买了三个馒头和一份菜汤。
馒头一个重二两,两分钱一个,一共花了六分和六两粮票。
菜汤是张玉敏去打的,因为她嘴甜,大妈多少会多给点。
菜是两分钱一份。
兄妹两个把菜汤一分,张宏城拿了两个馒头,张玉敏拿了一个。
这是他们的午餐日常。
剩下的八分钱,兄妹两个二一添作五给分了。
这也是张家兄妹的私房钱来源。
在张宏城的记忆里,两人从嘴里省下的钱,用途完全不同。
张玉敏是用来买本子和笔,而他则都用在了女友佘美华的身上。
张宏城心里想想就觉得非常郁闷。
穿越过来小半天,手里就四分钱!
能干个啥?
1972年正处于物资匮乏的年代,就连食堂里的馒头味道也很一般,加上菜汤里也没油,张宏城才吃了半个就下不了口。
他起身又去了食堂窗口,不一会端了一小碟咸菜过来。
张玉敏咬咬牙,一脸的心疼。
“咸菜要两分钱一份,你可真舍得!”
张宏城把小半份咸菜塞到她的馒头缝里,然后翻了个白眼。
“就你啰嗦!”
有了咸菜的咸味,馒头和菜汤吃到嘴里才有了滋味。
但张宏城发现自己最多只吃了个三分饱。
这年月大家在吃食上的花费都差不多,整个食堂里除了大厨师傅微胖之外,其他人都瘦得厉害。
例如十六岁的张玉敏,仿佛一阵风来就能刮跑。
而已经十九岁的张宏城,虽然身高有一米七四,但体重也不会比妹妹重多少。
......
胡宇紧张的看着收藏品店的老板,生怕老板在反复查验的邮票忽然消失。
最终老板犹豫了一下,对胡宇比了个数字。
“你才开到七?!”
胡宇气急败坏的就要去拿回YL邮票。
老板急忙拦住他。
“朋友,网上的那些价格信不得的......。”
“诶,好好好,我出八,八万块,可以了吧?”
胡宇冷冷一笑。
“你也不看看我这品相!!!”
“哎哟,我又不是藏家,我也得赚钱的啊!”
扯皮了半天,这枚红色邮票终于成交。
价格是八万四千块,老板还送了他最新发行的一版纪念邮票。
胡宇拿着钱先把两人欠的房租给补齐,然后在网上发了个悬赏找人帖子——谁要是能找到张宏城,立即奉上八万块!
接着胡宇又看了看悬赏论坛里找人的置顶帖子,这才发现想要让自己的帖子置顶,还得再出五千块。
他翻遍自己的微信和花呗,发现扣掉自己必要的生活费还差五百多。
胡宇一咬牙,掏出了一个大收藏本。
看来只能出血卖出一点自己的收藏......。
到了晚上八点,他终于谈下了一笔价值五百块的生意。
有人出五百块从胡宇这里收购五张品相一般的大团结。
胡宇随手拿起桌上的老信封装起这五张大团结,准备包装一下等快递上门。
有着强迫症的胡胖子忽然觉得信封上似乎缺了点什么,索性剪了一张纪念版邮票贴了上去。
“这才完美嘛。”
胡宇欣赏了一下自己的杰作,正准备拿包装纸把信封包起来。
可就在他眼皮子底下,神奇的一幕出现了。
纪念版邮票在五秒内缓缓消失在空气里,接着他手里一空,老信封也消失不见。
“我去,有鬼啊!!!!”
(大家应该已经发现了,张宏城穿越到1972年足足花了三天。)
正如之前外头传的消息一样。
还在读高二的张玉敏提前毕业了,张宏城知道接下来厂里知青办的人会很快上门。
自己和妹妹张玉敏之间肯定有一个要去插队。
虽然继母在家里一直回避讨论这个事情,但张宏城猜到继母怕是早就决定让张玉敏去,要不然试工通知上不会是自己的名字。
不管到时候是谁下乡,兄妹两人都必须有一副好身体。
给全家补充营养的计划必须马上提上日程。
张宏城回到自己房间,立即用掉今天使用老信封的机会。
他给胡胖子写信,让他想办法弄些本地的票据,最好是临期的票据。
在七十年代初期各种必不可缺的票据,多数都有着使用时间的限定。
尤其是肉票和油票之类,有些使用期限甚至只有一个月。
胡胖子这几天又陆续出售了几张邮票。
他在网上联系的都是终端藏家。
中间商虽然可以大笔吃进,但无疑会拉低市场价格。
手里有了钱,在网上扫票据和旧钞的行动极其方便快捷,他找的都是有信誉的拍行机构。
因为张宏城提醒过胡胖子虽然从藏家手里收会便宜一点,但也容易收到“看不准”的东西。
但凡有一点问题,放在自己这边就是天大的事。
张宏城点名要的市区和桃陵县的票据,胡胖子已经入手了不少。
只有临期的票据不太好找,哪怕出高价也只收到了寥寥几张。
当然这个所谓的高价其实也就是几百块,毕竟这东西的收藏价值不高。
张宏城到手的临期票据有七张,只能在市里使用的粮油票倒有十多张,虽然张宏城让胡胖子暂时不要寄大团结过来,但胡胖子几乎每次都会随手塞一张给自己。
如今他的手里已经积攒了两百多块,对于1972年的普通家庭来说,也算是很大一笔存款。
张玉敏毕业后在家这几天,一直在整理她的各种书籍和课本。
张宏城知道她是准备把这些东西卖到废品站去,好攒点零花钱下乡用。
这些旧书旧本子卖给废品站的价格很低,才一分钱一斤。
两兄妹吃力的提着几大捆书本纸张跑了一里多路,最后张玉敏到手的不过才两毛一分钱。
张宏城没有急着离开废品站。
他得淘些旧书回去。
某某人在废品站旧书里找到夹着钱或者票的故事不是后世才有的,这类故事在厂区很是流行。
导致有些不爱看书的人,有时候也会带着几分钱来废品站“淘宝”。
废品站收书报都是一分钱一斤,但卖出去最低也要两分一斤。
作为后世来人,张宏城一直怀疑这类故事其实是废品站的人故意放出去的。
要不然废品站的人不会一直向所有来淘书的人强调,每本书最多只能看两页。
张宏城就是想借着这个传闻,给自己身上的票据来个合理的“出处”。
当然他选书也有规律,找的都是那些看起来在这里放了很久的书籍。
这是为了让继母和妹妹不用担心日后会有钱票的“失主”找上门。
而且繁体字的书籍他是一本都不敢碰。
张玉敏知道张宏城不是个爱看书的人,看着哥哥一连选了好几本很旧的书,她猜到了张宏城的企图。
此刻在废品站里,同样在淘书的人也不止她们兄妹两个。
根据不成文的“行规”,来废品站淘旧书,不能超过自己带来卖的旧书报重量,而且烟是必需品。
两兄妹到这里的之前,在淘书的人已经有了五六个,所以废品站的人也没再向他们兄妹要烟。
张玉敏很想嘲笑一下兄长想靠这个发财纯属异想天开,但到底是读了十多年书的人,她最后非但没有出声嘲讽,反而自己也挑挑拣拣的找了几本自己爱看的。
结账的时候,细心的张宏城从发废品站工作人员的眼里看到了隐藏的笑意。
他立即秒懂。
我去,这些家伙肯定是把所有的书都翻过一遍......。
张玉敏拿下了两本书,花费两分钱。
而张宏城则拿了十多本,足足有七八斤,用了一毛六。
两人回到家,爱干净的张玉敏立即拿着毛巾盆子去了水房。
张宏城则趁着妹妹去洗脸洗手的机会,将身上的一些钱票飞快的塞到这些旧书的书页中。
甚至连张玉敏买回来的两本故事书,也被他塞了好几张。
十分钟后,正在看书的张玉敏眼睛忽然发直。
因为一张五块钱从书页里飘落下来。
“啊~!”
“傻啊你,叫什么叫?”
张宏城故意借机拍了张玉敏的头一下。
“生怕别人听不见么?”
张玉敏对张宏城怒目而视,但在她看到张宏城刚好从手里的旧书中“找”出一张大团结时,瞬间忘记了报复的事。
她死死捂住了自己的嘴巴。
半个小时过去,张玉敏彻底傻了。
自己今天的运气也太好了吧。
随手挑的两本故事书里,居然夹着十二块四毛钱,还有十三斤粮票!
而自己这个大哥的运气更是逆天。
从那十多本书里找出来的钱票堆成了一小叠。
光大团结就有十六张!!!
还有工业票、自行车票和上百斤本市粮票。
她记得大哥的这些书是从最底层的旧书里找的,也就是说这些书起码被放置了一年以上!
根本不会有失主回头找的那种!
在发愣的张玉敏看到张宏城在穿衣服,下意识的问了一句。
“你干嘛去?”
张宏城笑了笑:“今天运气这么好,当然是去下馆子!”
“中午我不去食堂吃,去厂外南街新开的那家国营饭店,你去不去?我请客!”
张玉敏一甩辫子。
“去!不吃白不吃!”
......
“怎么这么贵?”
看到张宏城点完菜,张玉敏忍不住低声嘀咕起来。
“一份红烧肉居然要三毛二分钱!”
“我们厂里食堂才卖二毛五分。”
“还有你别大手大脚的,点这么多菜我们吃不完的!”
张宏城耸耸肩,把从家里拿的几个铝制饭盒拿了出来。
“吃不完就带回去,多大点事。”
“而且你也不想想我们厂里食堂给菜的分量能和国营饭店比么?”
张宏城点的菜陆续去窗口端了回来。
三菜一汤,两荤一素,红烧肉和梅菜扣肉,都是店里最贵的荤菜之一,素菜是烧茄子,同样也是店里最贵的素菜,而汤是肉末粉丝汤。
想到张宏城给出的一块零五分钱,虽然她自己今天也收入十多块,但还是让她觉得自己心头在流血。
这个哥哥实在是太能败家了!
看着自己面前的二两白米饭,张玉敏忽然严肃的提醒张宏城。
“今天我们找到的钱和票,绝大部分都要上交给妈妈!”
张宏城故意想了半天,最后才“无奈”的答应下来。
他以为张玉敏以前是胃口太小,所以午餐从来是一个馒头,但今天他才知道自己错的离谱。
只比自己矮几厘米的张玉敏,真正敞开胃口后,那就一个风卷残云。
别的不说,光在大米饭上,自己花了四两粮票,而她则花了半斤!
最后是哭笑不得的张宏城提着几个铝制饭盒,扶着捂住肚子的张玉敏回的家。
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允禾读物】
去回个书号【1155】, 即可免费阅读【年代:腹黑男的北大荒之旅】小说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