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学古诗教学的现状
小学古诗词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如何将古诗的意境美、韵律美、情感美表达出来,交给学生品析的方法,这对老师的要求较高。要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将古诗的思想讲出来,但学生又未必能理解其意,慧通其思。
二、如何让学生理解意境美
(一)传承文化,吟诵诗心
1、吟诵探源
在古代,人们写诗、写词等,都是口头吟诵,然后才用笔墨记录下来。吟诵是我传统学习古诗词特有的方法,是按照一定的韵律和节奏,充满感情地去吟诵古典诗词。吟诵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也成为了我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珍宝,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2、吟诵简要的作用
(1)有利于把握四声
古典诗歌,尤其是格律诗和词曲,平仄都是有规律的,一般是固定的,以吟诵的方法去读,四声非常清楚,长此以往,四声就很容易记住了。一般一声和二声是平声字,三声和四声是仄声,当然也有例外的入声字。例如《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第一句是仄声起,所以规律是:
||— —||—,— —|||— —。
— —||— —|,||— —||—。
《朝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第一句是平声起,其平仄规律是:
— —|||— —,||— —||—。
||— — —||,— —|||— —。
二者是区别很大的,不能混为一谈,这要求教师要深入学习古代诗词,了解诗词的韵律。
(2)有利于读出气韵
气韵一般指文章、书画的风格,意境和韵味。只有读准四声,才能更好地吟诵,在吟诵中读出韵味。我国的古代诗词,讲究韵律,将思想内涵隐在字里行间,只有读出韵味,才能理解意境,深升入体会作者的情感。
(3)有利于把握情感
我国古代的诗歌主要以抒情为主,以吟诵的方法来读诗歌,可以把握住诗歌的气韵,理解了诗歌的气韵利于把握诗歌情感。《赠汪伦》一诗中,诗人在与友人离别之际,忽然听到桃花潭的乡亲们踏地打节奏,唱歌为自己送行,十分感动,创作此诗。情感基调应该是喜悦、兴奋。
吟诵是我国学习古诗词最重要的方法,在当今时代有不少人还为传承吟诵,留有很多不同的调子,比如徐建顺、陈琴老师等。通过吟诵,体会诗心,理解其意,体会意境,在吟诵中培养学生的画面感。
(二)手脑并用,绘出意境
古诗,距离我们的时代较远,但每个人读来都会兴起情感的共鸣。在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写绘的方法更为重要,将调动学生的视觉感官,想象画面,理解诗人写作诗歌的思想内涵,在动手的过程中动脑。
1、绘画解其意:
绘画是一种能够将色彩、错觉、线条结合起来的视觉艺术,在解读诗意的过程中教会学生绘画,不仅能调动学生的新鲜感,又能够带动学生的其他感官,使诗歌形象化,呈现出直观、真实的效果,还原本真的意义。
2、绘画知其情:
宋代诗人苏轼曾有言:“善诗者,诗中有画;善画者,画中有诗。然则绘事之寄兴,与诗人相表里焉。”诗与画在表情达意方面有相似的地方。所以教师可以发挥绘画传情的作用,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培养学生给诗配画,让学生在思和悟的过程中,将抽象的情感,体现在画面上。让学生深层次地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例如:在教学《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歌时,“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学生初读此诗,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理解诗歌的事物,也就是意象。雨、尘、舍、柳、酒、故人等,然后体会“首先是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驿道的旁边是一间青砖青瓦客舍,在客舍周围、驿道两旁是嫩绿青翠的垂柳。再加上青蓝色的天空以及客舍外举杯对饮的两位故人。”这些在平常极普通的眼前的景物,此时却赋予情感。这样,理解之后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就是一幅清新明朗的图景,其中“轻尘”“青青”“新”这些明快轻柔的词语,带给学生的是一种富于希望而节奏轻快的背景的描写。带领学生绘画,画出意境,画出情感,画出依依不舍的镜头。还可以给每一个镜头附上文字,也就是写出这首诗讲的故事。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课堂上的效率大大提高,教师也不用说太多,全凭学生自己感悟理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自我提升,课后学生学会学习方法,自己遇到诗歌,便会有给诗文配图的冲动,在画中理解情感,理解内涵,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正所谓“画者,天地无声之诗;诗者,天地无色之画”,既然“声”和“色”都无法通过诗歌或者绘画单独地表现出来,那么我们可以在诗歌解读教学中与绘画艺术相结合。
三、小结
古代诗歌,是国家传统文化的瑰宝,要理解其中的情感和思想,我们才能更好地用技巧性的方法来解读,来学习,来传承诗词。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学会授人以鱼,更要学会授人以渔。教会学生自己学习,比我们在课堂上滔滔不绝,更容易让学生习得学习的方法,这才是让学生终身受益的最重要的素养。所以,要学会在诗歌教学中解读诗歌,用吟诵的方法,读中感悟情,用绘画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理解诗人的写作意图,学生在日后自己学习过程中就会自觉地使用方法,技能,学习,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