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丁幸娜
“ 在人生每一个转折的关键点,我都能深切地感受到:父爱如山,母爱似海。” (丁幸娜)
我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和妈妈在专业的选择上发生了分歧。我想报中文专业,而妈妈坚持让我报外语专业。她质问我说:”读中文系,有什么用?”
这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她说这个话的时候,我爸爸正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已经奄奄一息,无法参与意见。同时,因为父亲住院,母亲放弃工作来照顾他,所以家里的经济压力之大,也是可想而知的。父亲在病中,被病痛折磨得十分痛苦。他一直盼着我的高考成绩能早点出来。结果出来了,我上了第一批重点大学的分数线(相当于现在的一本线)。于是,父亲又盼着我能被早日被高校录取。人家告诉我:“你爸一直在撑着,等你上了大学,他就能安心了。” 这些话,父亲从来没有当面对我说过,是怕我有压力吧?果然,等我录取之后不久,父亲也就撒手人寰了——这是后话。可叹父爱如山!
这是我填报志愿的一个大背景。我和妈妈的分歧在于:妈妈认为,中文毕业后不好找工作,也赚不了什么钱,而外语则比较实用。我们当时都误以为,中文系是培养作家的,她觉得当作家不好—— 因为她最熟悉的作家就是鲁迅先生,所以担忧我会像先生一样心境不好,早早去世。我在当时完全是一个热血的文艺青年,很少考虑家里的经济负担,纯粹只是跟着自己的兴趣走,一心只想读中文。因为我从小到大的语文考试成绩非常好,作文比赛连连得奖,考试成绩也常常是年级第一名,所以对于文学的兴趣十分浓厚,自信在这方面会有所作为。
在我和妈妈争执不下时,我表姐的意见起了重要的作用。因为我的表姐是家族里为数不多的大学毕业生之一,她说:“既然她自己喜欢读中文,就让她去吧!” 最后,妈妈终于妥协了,妈妈成全了我的念想,因为妈妈归根结底是爱我的。
于是,我的高考志愿里,全部填的都是中文或新闻类的专业,选的城市几乎只有上海和北京,因为我太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了!
在等待录取期间,我妹妹总是不断地替我打着电话,看我录取了没有。我说,哪能那么快呢。但是,消息来得确实比我预想得要快。有一天,她兴奋地告诉我,好像已经录取了!我又拨打了一遍,在电话里听到的播报声音是:“你已经被第一批高校录取了,录取的高校是北京师范大学,录取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专业。” 啊,北京、北京,那是一个我做梦都想去的城市啊;北师大,虽然我知之不多,但至少知道它是一个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大学。我真的太幸运了!
不过,当时在世人的眼里,中文系确实不是什么好专业。因为很多人衡量专业好坏的标准只有一条:能赚钱。
录取之后不久,我回原来的高中去办理相关手续,一位办公室的男老师十分负责地接待了我,最末了非常温和地对我说:“你录取的学校很不错,遗憾的就是专业稍微差了点。” 我嘴上一句不说,心里却坚定无比:对我来说,它就是最好的专业!
到这里,我想插三段话:
现在回过头来看,我和妈妈当时都有盲目的地方。等我正式入学后,我才惊讶地发现:世人对于中文系的常识性理解,竟然都是错误的。在大一的课堂说,中文系的教授就跟我们新生指正说:大家当初报考中文,很多是冲着当作家去的,但实际上中文系并不是培养作家的。后来,我们中间只有一小部分人真正成了诗人或作家,大部分人都没有成为作家,写手或其他以文字为生的人。
另外,在十几年前,媒体并不像现在那么发达,我和妈妈手里只有一本学校发的高校专业目录。对于里面罗列的绝大多数专业,我们都是不熟悉的。十几年之后,我的一个咨询方向就是职业生涯规划,并且在高校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与咨询》的课程,也负责了一个重点课题——《高考志愿填报与研究》,采访了上百位的家长和学生。我看到了很多学生和家长,就像当年的我和母亲一样的盲目,一样的信息闭塞。所以,在填报志愿时,往往只抓住一点,比如,兴趣或地域,几乎是瞎填。但区别就是,现在的网络十分发达,可以用来搜索学校和专业,家长的文化程度和素质也提高了,特别是一线、二线城市的家长。
读中文,是不是就不能赚钱?赚钱与否,一定程度上也并不在于你的本科专业,而在于你能否充分利用你的知识、素养和技能,在一个猪都会起飞的风口,抓住机遇兑换价值。现在,在我同专业的同学里,经过较长时间的努力积累,有因为做教育培训而年薪百万以上的,有因为写作而赚得钵满盆满的,有因为做图书出版而资产几千万的,也有因为诗词大会而扬名立万的。
言归正传。反正,当时我对于自己的录取结果是满意的。九月要开学,八月底开始打点行装,同时动手写了一篇小散文,较为准确地描述了当时的心境:
雨中二胡
那天,秋雨飒飒地淋了下来。雨线粗而直线般地长,从天的那一端向地面拉着一条条斜线。我站在阳台口。
风,是凉的,从那一条条粗的斜线中吹出雨的末梢,扬在了我的脸上。父亲病着躺在床上,母亲为我打点行装,说道:“秋雨达达,胡琴拉拉。”
这个时候,是农民最清闲的日子。旧稻已经收了进来,新的水稻刚刚种下去,正是农闲时光,所以悠闲地拉拉二胡。我呢,这时刚刚读完三年的高中,正准备着去北京念大学。这是件喜事,然而父亲的病又给家里的气氛,铺上了一层悲伤的底蕴。
悠扬的二胡,飒飒的秋雨。抒情的二胡,抒情的秋雨。
就这样,18岁的我将要离开生于斯、养于斯的故乡,奔着自己热爱的专业,去一个陌生的城市开始新的人生篇章。 (完)
【文集简介】本文收录于个人文集《我的故事》之中,该文集使用纪实性的自传式文体,讲述个人的成长经历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