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我这些年唯一在持续做并且很自然的事。
人生的前十年都生活在学校大院里,父亲是语文老师,母亲做着报刊征订的工作,这样的环境下自然而然就养成了阅读的习惯。尽管看了一些书,但我却不是一个有文化和修养的人,有时候自己的粗鄙和无知会让自己都惊讶不已。
时至今日,想起自己读的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书:《中国革命史》,都会暗自的佩服。骨子里是个急性子,自然做事做人都难免风风火火,耐心极差,居然能耐心的看完这样一本书,唯一的解释就是上厕所实在太无聊了。
人生的第一本小说,不是四大名著也不是武侠演义,是从表哥哪儿借来的贾平凹的《怀念狼》。说起来表哥应该算的上是我阅读的启蒙者,当我第N次翻遍了家里的书柜,家里除了革命史,就是文学史,汉语史。只好跑到早已到外地读高中的表哥家里翻腾,一定程度上,他是我当时心中的先进文化代表者。从他那儿我听了第一盒卡带,韩红的日喀则,韩寒的《三重门》、《零下一度》、《通稿2003》也是从他那儿或借或偷来看的。最重要的是他让我知道了一本杂志:《萌芽》,这本杂志几乎陪我度过了整个青春期,足足有5年,风雨无阻每期必买。至今这本杂志还占据着我小书架的半壁江山。随着时间推移,后来大学也就没看了。起因是大学同学的一句话:“你都快开花了,还看什么《萌芽》”。
在阅读的问题上,我算是个自由随缘派,信奉陶渊明的“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一晚上看完4、5本书并记住那不是没有过,当然那是因为要考试了。有时为了一本书,心痒难耐看到天亮也是常事,通常都是不想做作业。自己也尝试写过小说投过稿,但您既然在看这篇文章,也就知道我这水平注定石沉大海。
对我个人影响最大的两个作家是韩寒和安妮宝贝,一个促成了我的早恋,一个促成了我热爱上在大城市的漂泊流浪。时至今日,毫无悔意,他们的书也都在继续看,到依然保持一个宗旨,不看他们俩写的长篇,会染上病的。
铺垫这么久,言归正传,又到岁末,人来人往,人冷人漠。这一年断断续续的看了38本书,平均10天一本,当然因为各种打折这一年也屯了不少还没看,负罪感依旧,看看陪我度过一年的这些小伙伴们吧:
TOP 1:《Replay,倒带人生》;肯恩•格林伍德[美];
2013年最爱格林•伍德的《Replay,倒带人生 》,没有之一。就算过去了半年,我也依然为书中的内容而激动,最棒的时间题材小说,当然要说声抱歉,其实我也没看过多少时间题材的书。不断的重生不断的掌握已知的命运,看似在改变命运,但却从来没有办法去真正改变什么的那种无力感。在错的时间遇到对的人,终究也还是错误。但,真正明白命运真相的时候,你也就失去了再次主宰命运的机会。就像反复提到的那句话:“我们活了很多世,你遗忘的,我都记得。”
TOP2:《美国种族简史》; 托马斯•索威尔[美];
第二本要推荐的就是托马斯•索威尔的《美国种族简史》,虽然和大多数看过的外翻书一样,译者会根据自己的习惯反复提及同一个语句或词汇。但是这本书的内容还是非常扎实的,虽然此书的第一版时间为1981年,可作者并没有引用太多近代资料,而是大多使用的是种族迁移到美国前后短时内的历史,没有使用过多的数据、理论,毫无掉书袋的感觉,深入浅出的介绍了美国各种族的由来,以及在美国的遭遇、演变。你能想象当年活的不如黑人的居然是爱尔兰人,而原因就是黑人尚可交易,爱尔兰人却一无是处。你能想象在我印象中最团结的犹太人,在最初到美国的时候会分东西欧犹太人,并且互相歧视。顺便说一句,圣诞节这个节日很大程度上是德国人带到美国去的。
TOP3:《北大授课:中华文化四十七讲》; 余秋雨;
一直以来都对现代社会公认的文学大师不感兴趣,看过一些被大家奉为传世经典的著作,往往都失望不已,归根结底是自己的素养太差了。遇见这本书,完全是因为在机场候机的时候太无聊了,纯属买来打发时间。看了后却惊异不已,原来余秋月还活着而且不是台湾人,原来余秋月也不是想象中的那般迂腐不堪,哈哈哈~。
没有长篇大论,没有所谓的一言堂,读完之后会有非常痛快的感觉,但毕竟是在课堂上讲述的,许多东西在通常认知里应该是一本书的内容,但却用极少的篇幅来梳理出了脉络,虽然难免仓促缺憾,但对于没有系统了解过中国文化的人,这样一本书正好可作为对文化史的入门级内容。另外一个亮点就是,中间穿插了许多学生的观点讨论,能够很快的让你产生对内容的代入感,不会感觉枯燥。
TOP4:《眠空》; 安妮宝贝;
“什么?安妮宝贝结婚了?还生孩子了?”初听到这消息的时候,完全不可置信。她怎么可能结婚,她不是应该是不结婚独居的文艺女青年么?就算老去,那也应该是做一名四处漂泊的文艺老青年么?
说实话,从《清醒纪》开始就已经能看出她文字立意的变化,到《素年锦时》的时候虽依然有原来的那种伤悲但更多是出于对人生与生活的无奈及留念,但是到了《眠空》的时候,其实已经感觉与当年初读《八月未央》时的那种爱情与漂泊就是一切的观念有了很大的变化。很多说她变了,但其实我更愿意认为是对生活的理解多了一份深度。毕竟不再是一个人,不需要再过多感受漂泊的孤寂。用文字即生活来形容《眠空》再合适不过了。我们都需要长大,但谁说长大了就不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TOP5:《特朗斯特罗姆诗歌全集》;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瑞典];
忘了是谁说过,如果你觉得生活无趣,那就读读诗歌吧!简单三五字便能为你搭建起最绚烂的梦境。我曾经无数次尝试写古代诗、写现代诗、写词、写汉俳,甚至骈文,无一满意,更无一成功。
自认为写诗的人有两种,一种是充满坎坷,不断受挫,一种则是条件优越,自由豪放。但显然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不在此列,虽然偏瘫,但是你从他的诗歌里读不出强烈的个人情感,更多的是对生活的描写,平静、自然而深邃。一如此时:夜半两点,遍地月光,几颗星”。
TOP6:《别闹了,费曼先生 : 科学顽童的故事》;费曼[美];
虽然很多的专业名词或推导逻辑不太懂,但作为人物传记,已经好过于目前大部分市场上的人物传记,至少不枯燥。虽然作者就是传记本人,但好在自夸也配上事实作为衬托,不显自大。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第一次研讨会演讲时候的心态,专注所以专业,自信而无畏他人。
我总结的就是一句话:“一个天才顽童的转牛角尖生涯的严肃又搞笑生活纪实”。
TOP7:《蒋介石传》;布赖恩•克罗泽[美];
传记这题材,从来都没有绝对的公允或真实,这本1976初版的蒋公传记,作者引用了不少的史实,基于当面和两蒋的访谈,也尝试用窥探的方法去探究心理脉络,成王败寇暂且不论,但是一个传记在主人公去世的第二年就面世,缺了点后市评价及影响观望,也略显作者着急,毕竟一代枭雄的故事绝不会在去世的时刻就终止。
TOP8:《如丧》;高晓松[美];
看过这本书你就会更加深切的明白为什么高晓松能够写出这么多动人的校园民谣,这真不是一个靠天赋就能做的事儿,也绝不是抱着把破木吉他坐女生宿舍门口弹唱就能被称为民谣的。
80年代到90年代中在我心里是继民国之后,中国近代最为美好的一段日子,借着大乱初定,民风初开,新鲜事源源不断,思想高度自由化,虽然没有大师的涌现,但仅针对那时的年轻人而言,那真就是一个白衣飘飘的年代。不过个人觉得前几篇小说还姑且可以一看,后面的剧本,由于自己实在不太习惯看,也就匆匆扫过。
TOP9:《德川家康》(共十三部);山冈庄八[日];
TOP10:《大秦帝国》(共六部,十一卷);孙皓晖;
要事先声明,放在最后的两个推荐,单纯就内容而言的话完全可以放在并列第一的位置。Top9、10的两本书,我都来回至少看了2遍,当然因为太长所以就没有背下来,不过至今依然躺在我的电子书库里,一想起来就拿出来看看。
《德川家康》看这本书能够让人对日本人及日本这个国家有更深入的了解。乱世的隐忍与宽容、牺牲与坚持是有多重要,枭雄的成长与陨落也就是那么的一瞬间,丰臣秀吉的一句,志不在此,就能明白了为什么会后来会有日本入侵朝鲜,为什么明朝会扫荡倭寇,为什么日本会有后来的闭关锁国,明治维新。所有的结果都源于我们的曾经种下的因。
《大秦帝国》就不过多的描述了,我觉得大家都应该看看,秦朝并不是只有嬴政、暴戾、荒淫、谎言。应该自豪中国有百家争鸣的那个年代,虽然后来儒术独尊,但千年前古人的思想碰撞依然让人激动不已,虽然历史久远无从考证,作者难免会有自己个人艺术加工杜撰的成分在,但是不影响对那段历史的了解。历史课本里对战国,对中国第一个皇朝的叙述太少也太片面了。是呕心沥血三十年的潜心著写,自然也有着充足的正史依据。不过遗憾的是,前章尚可,后继乏力,书中也确实有着很多的不必要的描写及雷同,差一点就成了言情小说了。
当然,这一年有好书,自然就有之对应的“坏书”。不过它们之所以被称为“坏书”我完全认为是因为我自己的素养问题,还无法参透书中的内容。
比如《我是个年轻人 我心情不太好》:一个精神病患者的自我诊断报告,通篇看下来,絮絮叨叨,收获的除了情绪,剩下的只有负能量了,或者说我没有读懂那些所谓的隐喻。
比如《这辈子最渴望做的那些事》:看之前以为散文随笔,看之后发现是生活日记,所以我就前车之鉴,告诫大家看书不能太标题党。
其它的就不多说了,姑且到此,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