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天说地,有“贝”而来。光影之间,方晓冷暖。大家好,我是天贝兄~
如果说,那些摆放在书店最显眼处的新书可以通过各种宣传标语来吸引读者的关注,那么在旧书市场和旧书店里静静沉睡的旧书则是在等待着有缘的书迷一次次不期而遇的寻觅和探索。
系列纪录片《书迷》的第四集讲述的就是贩卖旧书的人,从他们各自痴迷于旧书的故事,可以窥见他们对买书、藏书、卖书的旧书情怀。
探索旧书的奇妙,以书为友的空间
梅菲斯特书店藏匿于上海原法租界的一条长满梧桐树的老街弄堂的公寓楼里里,店主鲁毅以此为业,更以此为家。
虽然,梅菲斯特书店与大多数旧书店一样,主要是通过网络来发布书籍资讯和贩卖旧书,但鲁毅更希望这里成为一个开放的、让书迷们流连忘返的空间。
“就像谈恋爱一样,你只见到她的照片,肯定还是不行的。”
鲁毅很少与到店的书迷畅谈,与其说他希望以书会友,不如说他更想让书迷们在此以书为友,沉浸在旧书丰富而奇妙的世界里。
鲁毅自己是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他每周都要走遍上海的各个角落,与那些有缘分的旧书“约会”。
他最在意的是书的内容,能让他带回梅菲斯特的基本都是他所喜爱和想要与书迷分享的书。
旧书知识面十分广,也具有鲜明的差异性,处处凝结着以前工匠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
鲁毅还会收集一些文人雅士的日记。这些看起来不像书的“旧书”却事无巨细地记录着那些热爱生活的人最真实的生活面貌。
记账、出门路线、外出拍照,一册小小的日记就是历史足迹最微小的见证,但后人却可以见微知著,看到曾经的故事和风景。
放错地方的“垃圾”,改变命运的旧书
生活在衢州的王汉龙拥有3万多本旧书,他的旧书店青简社为朋友们称赞为“古书观止”。
二十多年前,他与旧书的情缘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十五岁的王汉龙跟着大伯从老家来到衢州打工。
那时的他没什么文化,只能靠捡易拉罐和给别人送货谋生。
有一次,他因为不识字把货物送错了。这件事刺痛了王汉龙的内心,也成为他决心要买书、看书和收藏书。
他把吃住之外的钱都用来买书并摆起了书摊。一位老人送来了一些手写的书,王汉龙低价买入,后又被慧眼如炬的书迷高价买走。
这让王汉龙看到了贩卖旧书的巨大商机。
王汉龙每周都会去周边的乡镇收集旧书,他从合作良好的收书人手里收集各种旧书、契约文书等。
能从“支离破碎”、琳琅满目的旧书中找出具有收藏和贩卖价值的书籍,这是多年以来用脚在垃圾回收站丈量和用眼在旧书摊寻觅所习得的本事。
如今,贩卖旧书不仅让他有了自己热衷的事业,也在改变着他的心性与观念。现在的他更懂得哪些书值得珍藏,哪些书需要给更懂他的人。
从单纯谋生到惜书懂书,王汉龙的成长与旧书这个老朋友密不可分。
青简社的二楼是王汉龙的私人藏书空间,这里收藏了各种旧书、信件、票证、照片以及旧时书迷的各式书箱。
藏书中最多的是衢州地方文献,王汉龙不愿轻易出售它们,因为对衢州的宝贵记忆和不舍情怀。
女儿出生回家的第一天,王汉龙路过书摊买了一套《尔雅正义》,他把这套书当作女儿的生日礼物和未来的嫁妆,更会把爱书、看书的习惯传承下去。
一本本旧书改变了王汉龙的人生和命运,如今,他也在用自己的努力回报着这些“好友知己”,尽自己力量改变一本本旧书的命运。
理性看待卖书,让旧书卖得更有尊严
胡同可以算是最早在网上卖书的人之一。他创建的布衣书局在旧书圈子里也已经是赫赫有名了。
对于他来说,让那些在书摊上“吃灰”的旧书和藏书人没用的旧书提供流通平台,让每一本本应流通起来的旧书都能以一种更有尊严的方式来到爱书人的手上,这就是他最愿意坚持下去的事情。
“卖书不是你的错,是对的。你应该选择,在你有能力控制的时候,至少用不到,与你生命没有那么密切相关的书,处理掉。”
旧书不应该成为摆设和无人问津的存在,它们应该始终掌握在爱它们的人手里,循环往复地流通下去。
传统意义上敬惜字纸的概念似乎并不符合旧书实现自身价值并有效流通的实际要求。
胡同和他的同事们正是要做一群拉着板车去收书、送书的“骆驼祥子”。
那些宝贵的记忆被他写进了《贩书日记》,让旧书有尊严地流通下去也写在了他始终不变的初心上。
旧书情怀是贩书人以书谋生之外的内在动力,有他们对旧书的挚爱与尊敬,就有一本本旧书经久不息的流通。
在旧书的流通中,爱书人穿越不同的时空,用对旧书的情缘去遇见奇妙的人与更奇妙的故事。
云淡风轻闲暇处,正是交心会友时。这里有影视作品中人生百态的理性分析;有足球世界中绿茵情怀的应心之言;有美好生活中情感交流的真切感悟;有个人成长中前行力量的深入思考。在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关注一路同行中我们的努力与成长,希望我们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