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也有人说:“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苏东坡。”
苏轼少年得意,中年三起三落,他的一生,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
苏轼之所以成为苏东坡,是因他旷达、乐观、豪放,更是他在历尽千帆,经历忧患、惶俱、茫然的人生变迁后,才领悟的人生真谛。
苏轼爱吃亦爱玩,他风趣幽默,个性达观,无论怎样的生活境遇,总能在其中发现趣味与美感……他是无可救药的乐天派。
于苏轼而言,生活是个结,解不开,那就系成个花。
苏轼用他的乐观与豁达,把崎岖坎坷的一生,活得洒脱而精彩。
其实,苏轼还是一个超级自恋的人。他曾说过自己“三十年前,我是风流帅。”
风流、帅,果然很自恋哈,这与大张伟经常唱的那句“我怎么这么好看,这么好看怎么办”同样的高调张扬啊!
其实谁人年少不轻狂,谁人年少不耍酷。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苏轼47岁,这也是他被贬黄州的第五年。
这一天,他送学生潘大临赴省考试。
为了激励学生好好应考,苏轼特地写了一首词赠予他,希望他参试获得成功。
“别酒劝君君一醉,清润潘郎,又是何郎婿。记取钗头新利市,莫将分付东邻子。”
苏轼握着潘大临的手,以过来人的姿态谆谆嘱咐。
苏轼告诫大临,待你将来试成高中,无论是升官所得的赏钱,还是邂逅的美貌佳人,都一定要好好珍惜啊。
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在这首词的末尾,苏轼竟疯狂开启了自夸模式,“回首长安佳丽地,三十年前,我是风流帅。为向青楼寻旧事,花枝缺处馀名字。”
这是苏轼三十年前的回忆,看似自恋,实则心酸。
想当年他也是风流少年,翩翩君子,如今的他远离长安,早已不复当年荣光,心中失落感可想而知。
但苏轼就是苏轼,他乐观豁达,虽然曾经的灿烂已经变得遥远,但毕竟曾经拥有过,这便足矣!
潘大临,我们不熟悉哈,他与苏轼亦师亦友。作为江西派诗人之一,他并没有什么名气。
但他有一句诗非常有名“满城风雨近重阳”,仅这一句就名垂千古,而成语“满城风雨”皆是由此得来。
《蝶恋花·送潘大临》
别酒劝君君一醉,清润潘郎,又是何郎婿。记取钗头新利市,莫将分付东邻子。
回首长安佳丽地,三十年前,我是风流帅。为向青楼寻旧事,花枝缺处馀名字。
——宋•苏轼
赏析
这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首词。
上片,以“酒”为媒体,写苏轼对即将赴省参试的潘大临的嘱咐与期望。
下片,以梦幻、假想之笔,写苏轼以自己还未赴试入仕的美妙人生构想来激奋潘大临的功名心。
别酒劝君君一醉,清润潘郎,又是何郎婿。
记取钗头新利市,莫将分付东邻子。
词上片的意思是,送别的酒劝你一醉方休,清秀而丰润的潘郎,你是哪家的郎婿?
记住美女与升官所赏的喜钱,不要交给东边邻居好色的小人。
钗头:由两股簪子交叉组合成的一种首饰,用来结住头发的称“钗子”。
新利市:仕庆所赏得的钱,这里代指升官所得赏钱。
东邻子:东边邻居好色之子。
上片写饯行。“别酒”,象征深情厚谊。“劝君”,情谊非同寻常。一杯,君醉了。再一杯,自己也醉了。
醉后吐真言,上片的二、三句选择人生两大事进行议论:一是“学而优则仕”。二是“书中自有颜如玉”。
文人过考,面临两大话题。每每提及,倍觉亲切自然。
“清润”二字,饱含着苏轼对潘大临青春美的赞赏之情。
以史实为教训,苏轼叮嘱潘大临要记取:仕庆得到的赏钱与此而幸遇的美女是珍贵的,千万不要轻易丧失于东邻的好色之徒手中。可谓语重心长,语短情长。
回首长安佳丽地,三十年前,我是风流帅。
为向青楼寻旧事,花枝缺处馀名字。
下片的意思是,忆起京城那个美女密集的都市,我是英俊潇洒的不一般的人物。
为向青楼女子寻觅往日风流韵事,在妓院的墙上还留着名字。
回首:回顾,忆起。
长安:古都。这里泛指京都。
佳丽:美丽的女子。
青楼:青漆涂饰的豪华精致的楼房。这里代指妓院中的女子。
花枝缺处:妓院,白居易《长安道》诗,花枝缺处青楼开。
下片以假想之笔,写了以往应试入仕之人的美好回忆。
“长安”京都,政治中心,处处都有“佳丽地”。
多少“三十年前”的妙龄仕途男子,出入于繁华的“佳丽地”,常常发出幽悱的咏叹:“我是风流帅”。
一个“风流帅”,一语双关,说政治上出人头地,神情上英姿潇洒。
苏轼赴试将近20岁,即将赴京参试的正茂风华,预想成为“风流帅”人物的一天定会到来。
最后两句,满怀深情地对潘郎说:“为向青楼寻旧事,花枝缺处馀名字”。
想当年,我未亲自出入“佳丽地”。但而今,我就要“功成名遂早还乡”,已不可能寻觅青楼旧事,更不可能在青楼墙上留名,而只能“记取”了。
言下之意,你该有信心去实现试后的“黄金屋”和“颜如玉”的人生两大美愿。
该词,写送潘大临赴省过考。以“蝶恋花”这一带有象征性意义的词牌,以“青楼”“佳丽”这一带有显示性意义的题材,来嘱托、期望潘大临赴省参试获得成功。
备注: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部分诗词释义及赏析资料选自《古诗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