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是最美好的时光,它充满活力充满希望。可战前的黎明,却危机四伏,充满了阵阵杀气。官兵们经过长时间的准备,一切就绪,只等上级一声令下,就可万炮轰鸣,勇猛出击。这时的等待就显得特别的漫长。这时的黎明就显得特别的寂静。它静得连掉一根针,似乎都能听到它清脆的声音......时间定格在了1979年2月17日凌晨。
所有的紧张不是因为缺乏底气,而是因为那条横卧在两国之间红河。它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成了官兵们的一块心病。战前的作战方案是釆用炮火(必要时可动用轰炸机)先行轰炸,之后坦克跟进,掩护步兵抢占滩头阵地。给越军以震慑性打击。可一位老将军的前线视察,彻底改变了这一作战方案。
他叫杨得志。共和国的开国将领。在那次战争中,他是云南方向的作战总指挥。广西方向的总指挥则是老将许世友。他在边防视察时发现,越南一方的地势比我方一侧要高很多,他们防御配置的火力一定很強。一旦用火力封锁了红河河面,就会对我方的人员渡河进攻造成巨大伤亡。当年渡江战役中的惨烈景象,仿佛沥沥在目。于是,杨司令员立即将原来准备实施强攻的作战方案,改为偷渡红河,出其不意地袭击越军。
何为偷渡?就是利用夜暗,利用敌人不设防备的时候,悄然将作战官兵们运送到红河对岸,潜伏在越方一侧,待我炮火覆盖准备后,近距离发起攻击。这样,就会大大减了伤亡,同时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以前的部队训练全为强攻内容,现在突然改成了偷渡。官兵们只好又另起炉灶,准备橡皮舟和冲锋舟进行渡河训练。一些不会游泳的士兵,还恶䃼了带装备的水上运动等训练科目。舟桥部队反复练习了水上架设人行浮桥和坦克重车浮桥等内容。一切演练都井然有序地进行着。而所有这些训练,都是为了去实现那个偷渡的作战方案。为了顺利地征服和跨越这条红河!
一声出发的命令终于发出。黎明中的红河上,布满了各种橡皮舟。按照预定计划,一些担任先头作战任务的官兵们开始渡河,很快便到了对岸。尽管风高浪急,有的橡皮舟在河中间被气流冲得只打转,可官兵们依然凭着机智和顽强,战胜了困难。随着官兵们的顺利登岸,炮火开始对越军前沿目标进行猛烈轰炸,越军一下子懵了头。等他回过神来时,我们的官兵们已经来到了他们面前,冲进了他们的阵地...... 随后,舟桥部队在河面上快速架起了人行浮桥和重武器浮桥,供后续部队的人员、武器装备全部通过。一条河就这样被军人们用了上述三种渡河方式所征服。它们也就成了军人们对那个静悄悄的黎明,最为隐秘的记忆!
这不像是一个故事,却像是一个战例。俗话说,偷鸡不成,反蚀把米。万一我们的企图被越军提前获取,那才是真正的血流成河啊!想到这里,就为杨司令的决定揑一把冷汗。战争就是这样:胜利了就是经典;失败了就是血泪!
偷渡红河的经典,已经成了军事教科书上的浓墨重彩的篇章。它也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军人们称之为奇迹!
(军旅记事之十四,未完待续)
特别鸣谢:老战友崔蕴朴大哥,提供了他珍藏多年的珍贵图片。
2017年7月24日原创于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