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白鹿洞书院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春阳伴随习习和风,春牛携我驱车前往礼学之源的白鹿洞书院一游,颇有神清气爽,惬意之至之感!

        是日正值我俩都休息,春牛说去白鹿洞书院一游是他许久以来的愿望,并说一定得与我一道同游才更有意义。我心下一暖,就当作是一句分量不轻的情话。因为在他心中已然真正将我列入可与他心灵交汇的伴侣了!可以与他的爱好一并融入去欣赏国学.礼学也属难得,天下之大,夫妻与共心灵交汇互通者几许?!

驱车自驾一路蜿蜒,心情愉悦听曲观景,从湖口出发一路向东四十多分钟行程抵达庐山脚下星子属地白鹿洞书院。全国疫情控制较好,这个时候已有零散游客驾车前往,景区还在响应国家测体温,扫健康码之举,可见,对防控工作之严谨。

买票入院,照就驱车上小坡,缓速前行,前面一片郁郁葱葱翠色欲流的参天古松映入眼帘,一阵清凉之感裹来,与外边的暖意融融形成对比。真有两重天之感。靠山崖边的路畔见有游客停车拿出矿泉水瓶在一处流泉瀑井旁接水,这是要提水回去食用吧?!我们就没想到这个主意!

五分钟行程后豁然出现一个偌大场地,一排古色古香的小竹楼内卖着各色纪念品,路正方一雄伟牌坊刻有寓意为文曲星的"棂星门"呈现。耳畔传来轻音乐伴有舒缓的讲解广播书院的历史由来以及景区的特色……

中国古代四大书院:应天书院(河南商丘),岳麓书院(湖南长沙),崇阳书院(河南郑州),白鹿洞书院(江西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位于庐山五老峰南麓,是被评为中国四大书院之首,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由中央政府于京城之外设立的国学学府。史献载始建于南唐升元年间(公元940年),宋代理学家朱熹亲自讲学,确定了书院的办学规条和宗旨,并奏请赐额及御书。是中国教育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

唐李渤兄弟隐居于此,养白鹿自娱,又山川環合,俯视似洞,因此得名。南唐建"庐山国学"于洞,与金陵国子监齐名。北宋定今名,为当时四大书院之一。后经南宋理学家朱熹兴复,声名愈振。被誉为"天下书院之首","海内书院第一"。此地不仅是"圣域贤关",且风光毓秀,古木苍穹,亭台楼阁,摩崖石刻,溪水古桥,别有洞天,尽收眼底。古色古香的建筑群更具神秘色彩,置身其中,令人心旷神怡,留连忘返。现为庐山世界文化景观,世界地质公园及联合国优秀生态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旅游休闲避暑胜地。

广播内磁性的声音清晰的介绍,再看看周边如画景致,真的令人心醉。拾级而上,来到那一排小竹楼后山,山上竹林迎风摇曳,透过竹影我们发现了一只白色的动物在来回游走,春牛低声向我喊道:"快来这边,你看,那是啥动物?"见他神秘莫测的模样示意我莫惊动了它,我倒有些心凛,怕是猛兽出没。但也应声前往。

到得一园子,见到了一只如羊般白净的动物,它眼神宁静,神态安祥,漫步如斯,与我刚才的凝思形成反差。一忽而,从一扇门里次第出来一只,两只,三只,愈来愈多,我揉了揉眼睛,不敢相信,怎么那么多?!是羊么?又不象,没有角。那更不是狗。还是春牛诡秘一笑告诉我说,你到的这个地方叫啥?"喔!这里是白鹿洞书院!"我哑然一笑。难道这真是白鹿?!恰巧来了一女子,她说是白鹿。可是,但是传说中的鹿是角的呀!女子告诉我说,割了卖人泡酒了未可知。后来我问了管理员,回说是怕它们在一起角斗,伤到彼此才割角的。原来如此!

白鹿也是神兽了!这里居然有数十来只,据说近年才引进白鹿,以与院名相合。

转身下至一山径,径中一大古树,札枝蔓延,绿叶朵朵,将细碎阳光洒下地面斑斑如星缀。树枝延伸下荫蔽处建有一栖息小亭,亭子古色古香,檐角微翘,亭内石桌石櫈在内休息片到甚是舒适。转角不远处小溪潺潺,瀑布溅花,溪中间裸露一石,可供三人并排躺那般大面积,上依稀可见石到字"流枕"字样。躺在流枕石上汩汩水流耳畔响,那种惬意哟!古人读圣贤书读累了,在此躺上一刻,该多爽?!很自然想到王维的《山居秋暝》来:

空山秋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暄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这么美这么惬意的所在春日的芳菲不妨任意随它消歇,哪怕是在秋天,来山中的王孙们也可随意在此逗留游玩。

在这幽谷山野不知世外喧,躺上三.五个时辰,甚至更久,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要是肚子不饿,躺上一晌午也是很惬意的!

我很是羡慕这所在,硬是要亲自感觉一下悠哉游哉的闲态,下得溪水弄湿了鞋,只得作罢。春牛在沿岸拍着照,我在溪中走,一忽而穿过小桥来到了状元榜廊坊。诸多才子榜上有名。可见当时国学学风始甚。距今榜上字迹略有损耗,站在榜前,心生敬意。向这些大家深深鞠躬。

略作默思,转身追春牛踪影。高声唤其候我同行,竟然忘了时至今日我们已然有了手机这种高效率的交流沟通工具。踩着溪涧小石头跨过流水来到河边。这时要折回原路追上春牛是很费时的,故只有让他在岸上拉我手上得岸来。

时值四月天,2020年的四月天,我们国人乃至全球都被一种叫做新冠肺炎疫情的事件牵扯着心情。仅管这个时候我国已取得阶段性胜利,但还是不能够轻视,还是要慎重行事。故现游人极少,游人三三两两都戴上了口罩,我发现,来此观光旅游的人都有一份书卷气。春牛说,那是自然。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嘛!读书人自然爱逛书院了!我略有所思向他点了点头,并私下窃喜,这么说我也可以说是读书人了!

书院有多处院落,各院落都自成风格,一院一景一先贤雕像。丹桂,翠竹,红枫,玉兰等高品植物伴院迎朝送晚。其中书法大家王阳明以及礼学大家朱熹,再有《爱莲说》诗作者周敦颐雕像更为突显!

其中春风楼(雍正四年始建),御书阁(始建于康熙年间)院落后边古树群茂盛无比。遮天蔽日的,即使外边烈日炎炎,这里却清凉一片。难怪有避暑圣地之称了!

白鹿洞书院是文人士子读书的地方,我们来到了当年士子们读书的所在,一桌一椅,一室可供十多人,桌椅皆是土漆所漆。我们这时遇到另一行逛院游客,索性学起古学究来,拉上他们坐上位子。也装模作样一番。这时,我想取下口罩拍照,一游人制止了,说这也是一个特殊时期的特殊举动!

览着如斯美景,读着圣贤诗章,踏着先贤足迹,感受国学之魅力,哪是一个"妙"字了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9,701评论 6 50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3,649评论 3 396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6,037评论 0 356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994评论 1 29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8,018评论 6 39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796评论 1 308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481评论 3 42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370评论 0 27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868评论 1 31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8,014评论 3 33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40,153评论 1 35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832评论 5 34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494评论 3 331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39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3,156评论 1 27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8,437评论 3 373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5,131评论 2 356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