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就不喜欢校园生活,甚至于是厌恶的。
当所有人都告诉你在学校要尊师重道,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时候,我只能天真的想着,只要学习好不违纪就能顺风顺水的毕业,似乎也不是那么的困难。
只可惜,校园从来就不是乐土。
它是帮助恶之花滋养的肥料,是冷眼旁观助纣为虐的帮凶。
童年时期很爱看《数码宝贝》,它描绘了一个纯真的故事。
一群小孩在异世界冒险,他们的友谊让人心驰神往,团结友爱相互扶持多好啊。可惜,在现实里你很难看到美好的那一面。
在小学,其实欺凌的现象就早已初露端倪。
你们知否有过这样的经历,经常莫名其妙的被拉出站队,说:“你不要再和那个谁一起玩儿了。她那么胖身上还有臭味,你跟她玩就不要再和我们玩了!”
这是同学甲和曾经跟我说过的话,后来,在不同年龄段这样的话语屡见不鲜。
那个女孩做错了什么呢?
她平日安静木讷,不合群。只是因为胖和黑就被班上打扮光鲜的人所歧视,这是她的错。
而班主任也未曾注意到这些平日里天真烂漫的孩子会因为眼缘的不合而排挤他人。
课间休息没有人和她说话打闹,她只能坐在后排埋首无措的用读书来缓解尴尬。
体育课成为她最厌恶的课程,因为没有人会和她组队,即便同站在一排,大家也会默契的离她几拳距离。围着操场跑步大家会在她身后暗自窃笑的观察她因肥胖而略显蹒跚的步姿,说是酷刑也不为过。
班级换位子就更难了,她实在是不能够忽视被安排坐在她同桌位子的男生用一脸嫌恶的表情故意将桌子拉开得远远的,仿佛她是恶心会被传染的病菌,她那少得可怜的自尊心被践踏成碎片。旁人的庆幸她都看在眼里,只能将委屈埋在心里。
老师是看不到这一切的。
他们注意力都被教学任务提的死死的。
童年记忆的颜色是灰暗无光的……
中学时期,大家开始变得敏感而多疑。
这一次女孩从受欺凌者变成了旁观者。
那位受欺负的女孩被排挤的原由更是让人无从知晓。
就是突然有一天,大家都不跟她说话了,明明高一还是好好地。
没有暴力,只有冷暴力。
他们像是一个合作有序的小组织,大家一致对‘外’,团结的不得了。
在私底下的抹黑和歧视心照不宣,他们聪明的从不会让人抓住把柄,只散步谣言。
老师们还是不知道一场小风暴在他的眼皮底下暗自进行着。
距离高考还剩50天。
在一个晚自习的下午,矛盾终于爆发了。
被排挤的女孩乙回教室之后找不到她的历史书,以及她那做的厚厚一册的笔记本。
大家冷眼旁观着,干了坏事的一群人脸上露出嘲讽的笑容。其中一个旁观者目睹了一切,告诉女孩乙她的书是被人撕碎了给扔到了垃圾桶里。
这一次,女孩乙选择了告诉老师没有再忍气吞声。
班主任召开了一场说是很严肃的班会。
然而,这是场搅屎棍的班会。
他将错误平摊开,均匀的将责任归责到了每一个人的身上,对真正犯错的人没有任何的私下教育。
很可笑啊,这样的一个班主任。永远‘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至此之后,女孩再也不出声了。
她很悲伤,因为没人帮助她。
毕业之后,她了无音讯。
这是真实存在的校园问题。
几乎每一个人都曾经遇到过。
我讨厌校园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在于,他们对于问题的处事态度是非常消极的。
施害者是有错,但是学校和老师们不作为的态度才是更加戳人刀子眼的利器。
搅屎棍是他们一贯的作风。
校园是个小社会,利益化和官僚化的东西太多太多了。关于校园侵害欺凌现象只是其中的一环,还有性侵害,师德问题,学风功利化等一系列层出不穷的问题。
可能我的文笔并不好,但我想要像你们表达的是:
我对于校园是不信任的,这种态度很可怕。但是透过众多新闻所看到的事实确实让我感到心寒。比如中央美院对性骚扰女生的处理态度,比如虐猫事件山东理工大学的态度。
我发自内心的反感“妥协”这个词,因为它意味着要把所有的不公平和委屈吞咽下肚,让受害者无法公平的被对待,甚至于不能发声。
校园何时才能‘拎得清’,我期待着他们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