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和小伙伴一起玩,难免会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有的孩子会哭着跟家长告状,说:“呜呜,他们欺负我……”
有的家长遇到这种情况,会生气地说:“别理他们!长记性,以后离他们远点儿!”
有的家长就会恨铁不成钢地说:“他打你,你不会打他吗?”
有的家长还会严肃地说:“你抓紧时间学习,这件事我来处理。”
「作家妈妈」认为: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经历这样那样的人和事,这些人和事有的会让孩子感觉很快乐,有的会让孩子感觉得到很大的帮助。但很多时候也会让孩子感觉自己受了委屈、挨了欺负。当孩子向你表达这些感受时,不要急于作答,先要学会分析孩子挨欺负的原因。
1.小朋友之间的恶作剧
「作家妈妈」解析孩子的行为:
这种情况虽然会让被恶搞的小朋友感觉非常沮丧、失落,但是搞恶作剧的小朋友并没有恶意,让孩子郑重向对方说明,自己非常不喜欢这种方式的玩笑,不希望再有第二次。爱搞恶作剧的小朋友知道自己过了头,就会有所收敛。
2.言语不合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因为脾气性格、成长环境、家庭教养不同也会形成自己表达的特点。有的孩子快人快语,有什么说什么;有的孩子生性敏感,说话不紧不慢。因为这些差异,有些孩子就会感觉自己受到了伤害。
「作家妈妈」建议:
这种情况下,家长也要引导孩子表达出来,向小伙伴说明:“米粒,你活泼、聪明,要是说话的语气再温柔一些就优秀了!”
相信米粒听到这样的建议时,也会在语言表达上多注意了。
3.身体上的接触和小的伤害
「作家妈妈」温馨提示:
有的孩子因为不小心,或者不能预见行为的后果,对其他小朋友造成了身体上的伤害,比如小的擦伤、磕碰等。家长不能碍于情面,不好意思开口,而草草了事。也不能小题大作,上纲上线。而是要在一个非常严肃的情况下,把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向造成伤害的小朋友讲明,达到警示的目的。
以上就是孩子挨欺负,家长正确应对的方式和方法:
了解事物背后的真相,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果孩子受到的伤害超过上述三种情况,达到被霸凌的程度,就要另作处理。
我们会持续在公号「作家妈妈」为各位家长提供小朋友成长指导,帮助小朋友对抗逆境和挫折,正视和调节自我情绪,学会豁达地看待事物,找到成长的信心和力量!
作者为“作家妈妈”,百万妈妈读绘本的最好选择,作家妈妈正式推出绘本伴读,导读手册,年轻妈妈育儿佳选,名额有限,还不快快行动前来领取。作家妈妈:orange00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