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佾篇
3.8: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译文:子夏问:“《诗经》里说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说的是什么意思?”孔子说:“先有洁白的宣纸,然后才能绘画。”子夏问:“先有温饱,再谈礼法吗?”孔子说:“子夏,你启发了我,我可以开始同你谈论《诗经》了!”
感悟:绘事后素,礼后乎?精彩的比喻,经典的联想,给论语画出了一副优美的画面。先有温饱后有礼乐,具有现实的、逻辑的意义,要想达到高级的目标,先从基础做起,先后顺序要明确。万丈高楼平地起啊!
3.9: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译文:孔子说:“夏朝的礼,我能说清楚,杞国现有的礼是不能再现其盛况的;商朝的礼,我能说清楚,宋国现有的礼是不能再现其盛况的。我现在无法证明,是由于文献不足,否则我就能证明了。”
感悟:文献资料对于重现历史是最重要的,孔子离我们2500年了,已经有如此完善的人文思想,文明在这之前也一定有相当的表现了,只是缺少了文献,像易经的奥秘我们似乎还只是一知半解,我们期待考古的更多发现,再现辉煌的华夏文明。
3.10: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译文 孔子说:“现在天子举行的祭祖礼仪,从灌礼之后我就看不下去了。”
感悟: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是孔子的核心思路,一以贯之,有始有终才是行事、成事的道。试想自己在做事时目标管理不严谨,缺乏恒心,往往半途而废,需要时时检省。
3.11: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译文:有人问天子举行祭祖仪式的意义。孔子说:“不知道。知道这事的人,治理天下就如同看自己的手掌一样吧!”孔子说着指了他的指手掌。
感悟:灵魂三问:我是谁?哪里来?去哪里?时时知道的人确实对世界应该是了如指掌了,时时懂得自己与万物不确定的关系,知道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
3.12: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译文:祭祖如祖在,祭神如神在。孔子说:“人在心不在,那还不如不祭。”
感悟:头上三尺有神明!正念在其中啊。应该做点冥想,日必三省。推荐看《活法》《干法》《一平米的静心》……天人合一,自有神明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