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反思(2)

2021.3.23        星期二        晴

这段时间,很多事情在忙,要说真的找不出时间来集中做某件事,也不尽然。

已经很多年没有被催交过作业了,今天真的是感觉特没面子。尽管负责收作业的老师态度和语气都很含蓄温和,但我就是觉得自己太不应该了。作为一个积极向上的人,怎么能够做事拖拖拉拉,不遵守约定呢?

回想近段日子,分析一下存在的原因:1.白天上班,忙完了教室,又要忙各种其他事情,心不静,即使有时候有时间,写东西看书也很难心无旁骛。2.学生太小,在教室里就是实打实地上课,根本不能像中高年级那样可以在学生自习的时候在教室里办公。3.办公室的环境比较吵,容易受到干扰,不易专注,办事效率不高。4.晚饭后的时间利用率太低,日更文章花去的时间太多,等到很晚又禁不住想睡觉。5.总是对自己说,晚上早点睡,事情没做完可以第二天再做,所以有些事一拖再拖。又对自己说,早上早起干嘛干嘛,却没有一天起得来,所以早上的时间从来没有产生效益。6.做事喜欢先把简单的、小事做完,再集中时间做难事,而难事基本上都是重要的事,加上完成难事有畏惧心理,总想着往后挨,架不起这个势开不了头,导致拖了又拖。7.这段时间没有在笔记本上罗列每天的任务,也没有对照任务进行工作安排,可谓是目标感削弱了。

针对以上几种原因,我打算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整改。

每天晚上就把第二天的工作罗列出来,根据课程表的时间对各项任务进行一个粗略的安排,保证大部分能够按照计划实行。

把重要紧急的事情放在比较长的时间段集中精力完成,加强心理建设,不给自己找借口。其余的小事由于花费时间少,不需要花精力就能完成,则安排在休息、下课或办公室比较嘈杂的时候。

需要安静办公时,寻找一个安静的地方,静心把一件事做完做好。

想办法培养小班干的管理能力,逐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尽快在班上养成固定时间做固定的事的习惯。比如,早上到校后进行课外共读,早餐前听写,晨诵前共读识字,晨诵时间背诵古诗,中餐后听写订正完,托管时间训练写字、晚上朗读课文等。

白天对身边的事物多留一点儿心,在脑子里想好日更的内容,构思好文章的框架,利用合适的时间一气呵成,不能边写边想好半天,让时间白白流走。

学会控制看手机的时间量和频率,尽量减少无意义社交。争取早睡早起,学习利用早间时间读书写文章。

卸载影响注意力的app,戒掉小说瘾,学会控制自己,不把时间浪费在没有营养低层次的阅读上。

读书尽量做摘抄笔记,加深印象。写文章,尽量用上理论。

我知道,所有的原因都不是自己不思进取的理由。作为一个积极向上的老师,希望通过反思自己,改变做事方式,进而提高办事效率,成为工作和生活的主人,而不是被事情拖着走。加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